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6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正确处理创伤性踝关节扭伤 - 数字报刊系统 脾胃病的中医外治法 痛风发作,哪些药物能帮你 正确处理创伤性踝关节扭伤 孕期糖尿病,饮食怎么控制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确处理创伤性踝关节扭伤

作者:钦州市妇幼保健院 黄广聪


踝关节扭伤,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却常常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期而遇。无论是在热血激荡的运动场,还是在宁静悠闲的步行道上,它都可能突然造访,打破原本的平静。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本文将详细阐述踝关节扭伤的正确处理方法,帮助大家从容面对,免除后患。

 

一、了解踝关节扭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踝关节扭伤的定义。简而言之,踝关节扭伤指的是脚踝部位的韧带由于外部力量的作用而发生过度拉伸或撕裂的现象。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运动或行走过程中,特别是在路面不平、鞋子不合适,或者我们分心、注意力不集中时。一旦扭伤,我们可能会立即感受到强烈的痛感,紧接着出现肿胀、淤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无法行走。

 

二、扭伤后的应急处理

 

当扭伤突然发生时,我们需要迅速且冷静地作出反应。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应急处理步骤:

 

1.预防伤害进一步加剧:一旦扭伤,我们必须立刻停止当前活动,以免对扭伤部位造成额外的压力。若强行继续活动,可能会导致伤势恶化,进而延长恢复周期。

 

2.冷敷以减轻疼痛:扭伤后立即进行冷敷,是缓解疼痛和减少肿胀的有效方法。可以轻轻地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扭伤部位。请注意,每次冷敷的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且每隔10分钟应检查皮肤的状况,以防止冻伤。冷敷能有效地促使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出血和肿胀。

 

3.适度压迫与包扎:用绷带对扭伤部位进行轻微的包扎,有助于减少内部出血并防止肿胀进一步加重。但务必确保包扎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适当的压迫为恢复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4.抬高受伤脚部:在休息时,应尽量抬高扭伤的脚。这样做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有助于进一步减轻肿胀和疼痛。为了保持舒适的姿势,可以在脚下垫上枕头或被子。

 

三、扭伤后的恢复与调养

 

经过初步的应急处理后,我们进入了关键的恢复阶段。为了确保完全康复并避免后遗症,充足的休息至关重要,因为过早地恢复活动可能会导致二次伤害。同时,当疼痛和肿胀逐渐消退时,我们可以进行轻度的活动,如缓慢转动脚踝、屈伸脚趾等,以恢复关节灵活性,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此外,在医生的建议下,物理治疗如超声波和电疗可以加速恢复,而恢复后期的适当按摩和拉伸也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僵硬,但需注意力度适中以防二次伤害。

 

在整个恢复过程中,我们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确保给予踝关节充分的恢复时间。同时,所有的恢复活动都应在不造成疼痛的前提下进行,并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康复。

 

四、预防踝关节扭伤的措施

 

当然,预防总是胜于治疗。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有效预防踝关节扭伤:

 

1.挑选合适的鞋子:选择鞋底柔软、鞋面设计能稳固脚底的鞋子,这样的鞋子能提供更好的脚部支撑和保护。请避免穿着高跟鞋或鞋底过硬的鞋子进行运动或长时间行走,以减少脚部受力不均的风险。

 

2.增强踝关节力量:通过一些简单的锻炼,如脚尖抬高、脚踝旋转等动作,可以强化踝关节周围的肌肉,提高其稳定性。这些锻炼不仅有助于增强踝关节的力量,还能提升其灵活性,从而降低扭伤的风险。

 

3.谨慎选择活动环境:在运动或行走时,务必留意地面的状况,尽量避免在不平坦、湿滑或杂物较多的路面行走。同时,进行高强度运动前,务必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并降低受伤的风险。这些预防措施都能显著减少踝关节扭伤的可能性。

 

五、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在大多数情况下,轻微的踝关节扭伤可以通过家庭自我护理逐渐康复。然而,如果出现特定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具体来说,如果扭伤后疼痛剧烈且无法缓解,或者伴随麻木、刺痛等其他症状,可能暗示着韧带撕裂或骨折等严重损伤。同样,如果扭伤部位严重肿胀、淤血、明显变形,或者出现开放性伤口、流血不止,也需要紧急医疗处理以防感染和进一步伤害。

 

另外,若扭伤后无法承重或正常行走,特别是在活动时听到关节撕裂或断裂声,这可能表明存在严重的韧带或骨骼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评估和治疗,以确保得到适当的处理和护理。

 

六、结论

 

踝关节扭伤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并及时采取措施,通常都能够迅速恢复并避免长期的后遗症。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更加了解踝关节扭伤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安全、健康地行走!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远离伤害!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