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深处,隐藏着一个小小的腺体——肾上腺。虽然它的体积不大,但功能却十分强大,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肾上腺能够分泌多种激素,这些激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肾上腺出现疾病时,这些激素的分泌就可能发生异常,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其中之一就是血压的变化。那么,肾上腺疾病是如何影响血压呢?
肾上腺疾病与血压的关系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左右各一,单侧重约4~5g,作为内分泌系统的重要部分,其能分泌多种激素对身体各系统产生影响,对维持机体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当其发生病变时,就有可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对身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继发性高血压就是其中常见的表现。引起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三类疾病包括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皮质醇激素所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20-45岁之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鉴于其发病率,每年每100万人中有2-3例新发病例,而每100万人中约有40例库欣综合征患者。典型的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悬垂腹、锁骨上窝脂肪垫多血质外貌、皮肤紫纹、多毛、痤疮、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糖耐量异常。库欣综合征患者血中高浓度的皮质醇可使男性患者的性欲减退和勃起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血中睾酮水平降低、睾丸组织萎缩、精子生成障碍、间质细胞退化和生精小管纤维化,最终会导致不育。治疗上主要是通过手术去除肾上腺腺瘤(或垂体肿瘤),然后通过药物治疗维持患者的身体状况。若手术失败或无法开展手术,患者还可以通过放射治疗。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嗜铬细胞。胚胎期,嗜铬细胞的分布与身体的交感神经节有关。随着胚胎的发育成熟,绝大部分嗜铬细胞发生退化,其残余部分形成肾上腺髓质。因此绝大部分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约占高血压病因的0.5~1%。90%以上的患者可经手术治愈。因为本病发作时有引起急症意外的危险,加之尚有一部分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故应及早诊断及治疗。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肿瘤或增生而造成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潴钠,排钾,体液容量扩张,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系统。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性碱中毒和周期性麻痹,多饮多尿,心电图示低血钾。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1:3。如为肾上腺皮质肿瘤或上腺皮质增生,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好,因身体等原因不适合手术者,常用安体舒通治疗,同时补钾,加一般降压药。
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尤其是年纪较轻的高血压患者,应排除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是否患有肾上腺相关疾病。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明确诊断。这些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血液、尿液检查可以检测肾上腺激素的水平,检查包括血尿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的测定、皮质醇测定、血浆醛固酮测定、血清电解质测定等。影像学检查则可以直观地观察肾上腺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一旦确诊肾上腺相关疾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肾上腺相关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多较难控制,特别是嗜铬细胞瘤,血压极易波动,手术分离过程中挤压腺体及离断腺体时,血压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从而极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手术治疗前,通常要作好周全的围手术期准备,包括控制血压、控制心率、改善心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血管扩容等,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部分皮质醇增多症患者手术后还需较长时间服用激素替代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等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需要患者理解并耐心。
需要注意的是,肾上腺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按时服药、定期检查;医生则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肾上腺相关疾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手术切除相关病灶后,高血压多能得到控制。
总之,肾上腺疾病与血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于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年龄低于四十岁的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排除是否为肾上腺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病治愈后,其多能随之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