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4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脊椎退行性变的表现、检查与防治策略 - 数字报刊系统 输血知识大扫盲  心力衰竭 心脏为何会“累”? 前列腺癌的相关知识与预防 脊椎退行性变的表现、检查与防治策略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脊椎退行性变的表现、检查与防治策略

作者:百色市中医医院 黄远彬

脊椎退行性变,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其实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健康问题。它主要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椎及其附属结构发生的生理性老化过程。虽然这一过程是自然的,但了解其成因、症状及如何进行检查,对于维护我们的脊椎健康至关重要。

脊椎退行性变:是什么导致的?

脊椎退行性变涉及多个方面的变化,包括椎间盘、椎间关节、韧带以及椎体的退行性变。这种变化最常发生在腰椎部位,其次是颈椎,胸椎相对较少见。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变化呢?

1. 椎间盘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的纤维环开始出现裂隙、网状和玻璃样改变,并向四周膨出。这些退变部位常常有钙盐沉积,而软骨终板的软骨细胞也可能发生变性坏死。髓核会碎裂、脱水,有时还会出现钙化或积气现象。

2. 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早期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损伤性炎症,滑膜水肿,关节软骨发生变性、损伤,间隙变窄,软骨下出现囊性改变。关节囊会变得松弛、钙化,关节内还可能聚积气体。软骨下的骨质会逐渐增生硬化。

3. 韧带退行性变:这主要发生在椎体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由于脊柱侧弯、椎体滑脱或失稳,椎旁韧带受力增加,进而出现增生肥厚、骨化或钙化。

4. 脊椎骨骼改变:变性的椎间盘附近的椎体可能出现骨质增生肥大、骨髓水肿和脂肪沉积等现象。

脊椎退行性变:症状有哪些?

虽然脊椎退行性变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但它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颈椎退行性变时,可能出现手指麻木、上肢放射样疼痛等症状。这些疼痛在休息时不能缓解,反而活动后会明显加重。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神经压迫所导致的。

腰椎退行性变则可能引发椎间盘突出,表现为一侧下肢的放射样疼痛、酸胀和麻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如果神经压迫严重,还可能导致相应肢体的肌肉萎缩,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更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甚至可能影响大小便功能,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脊椎退行性变:如何进行检查?

当我们怀疑自己可能患有脊椎退行性变时,及时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平片、CT和MRI。

1. X线平片检查:这是一种常规且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费用相对较低。通过X线平片,我们可以观察到椎体边缘的骨质增生硬化、骨桥形成,以及椎间隙变窄、脊柱生理曲度变直或侧弯畸形等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X线平片无法直接显示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只有当椎间盘变性出现真空征时,才能在平片上观察到椎间盘内的气体样低密度影。

2. CT检查: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多层面显示骨质的细微结构改变。通过CT检查,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的具体情况,包括其形态、大小和位置。但需要注意的是,CT检查也存在一定的X线辐射。

3. MRI检查:MRI是一种无X线辐射的检查方法,能够多角度显示椎体的形态和信号改变。在MRI上,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到椎间盘的变性情况,包括其信号的改变和结构的破坏。此外,MRI还能清晰地显示脊髓、神经根等软组织结构,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脊椎退行性变的程度和范围。

脊椎退行性变:预防与治疗

了解了脊椎退行性变的成因、症状和检查方法后,我们还应关注其预防和治疗。

(一)预防脊椎退行性变

1.调整生活习惯和姿势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定期起身活动,减轻脊椎负担。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过度弯曲、扭转脊柱,防止不良姿势对脊椎造成伤害。

2.适度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游泳、瑜伽、快走等,增加脊柱的柔韧性和稳定性。加强脊柱周围肌肉的训练,如小燕飞训练、卷腹训练等,增强肌肉力量,保护脊椎。

3.合理饮食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D、钙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豆腐等,促进骨骼健康。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饮酒对脊椎的损害。

(二)治疗脊椎退行性变

非手术治疗脊椎退行性变主要包括药物、物理及运动疗法。药物方面,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止痛药可缓解疼痛和不适。物理治疗如按摩、推拿和理疗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僵硬感。运动疗法则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增强脊柱稳定性,改善功能。若病情严重,如合并神经受压,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骨赘切除、椎间盘摘除融合及椎管减压等,以解除压迫,恢复脊柱功能。

总之,脊椎退行性变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但通过了解其成因、症状及检查方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维护脊椎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脊椎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