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结石,这一看似普通的名词,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患者的痛苦。进入腹腔镜微创外科时代,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局 限于一侧肝叶并伴有局部纤维化、萎缩者可考虑行腹腔镜肝切除术。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则 可通过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技术的有机结合与科学选择,实现胆石病治疗的最大限度 微创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取石术逐渐成为治疗胆道结石的首选方法。那么,什么是内镜取石术?它又是如何帮助患者摆脱结石困扰的呢?下面就为大家揭开内镜取石术的神秘面纱。
胆道结石的形成及危害
胆道结石是由于胆汁成分异常沉积在胆道内而形成的固体结石。这些结石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胆汁淤积、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胆道结石可能导致胆囊炎、胆管炎等炎症性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胰腺炎、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内镜取石术的优势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内镜取石术具有许多优势。首先,内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其次,内镜手术对腹腔脏器的干扰较小,有利于术后恢复。此外,内镜手术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内镜取石术的方法及适应症
胆道结石的内镜取石术主要涉及胆总管结石的内镜取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内镜取石两种方法。
胆总管结石的内镜取石术:这种手术方法是通过十二指肠镜将结石取出或破碎后排出体外。适应症主要包括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等。此手术通常在全麻下进行,医生会在患者口腔或鼻腔处插入一种柔软的管子,并沿着消化道前进,最终进入胆道。随后,医生使用探头检查胆道,并使用各种手术器械取出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的内镜取石术:这种手术方法是通过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将结石取出或破碎后排出体外。适应症主要包括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等。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结石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器械和方式进行取石。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针对胆道结石的有效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然而,它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处理过大或过多的结石,需要采取其他治疗手段。因此,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充分了解手术适应症和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
内镜取石术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内镜取石术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术前准备:患者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结石的位置、大小及数量。同时,患者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做好术前准备。一般来说,患者需要在手术前1-2天开始进行低脂饮食,并在手术当天早上禁食。此外,患者需要更换清洁衣裤并贴身穿,取下所有饰品和活动义齿。
心理准备:内镜取石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患者无需过于紧张。在手术前,患者可以了解一些有关内镜取石术的知识,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减轻紧张情绪。
积极配合: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保持舒适的体位。同时,患者需要尽可能放松身体,以便更好地完成手术。
完成内镜取石术后,患者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术后护理: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回诊复查。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观察病情: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此外,患者还需定期进行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预防复发:患者在术后应积极预防结石复发,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心情愉悦,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如出现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患者在选择内镜取石术时需要充分了解手术适应症和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在术前和术后都需要注意相关事项,以便更好地康复。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结石复发。
结论
胆道结石的内镜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充分了解手术适应症和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通过合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患者可以顺利康复,重获健康生活。同时,预防结石复发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降低结石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