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3月2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偏瘫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与指导 - 数字报刊系统 宫颈癌筛查:女性健康的守护者 颈椎病不再恼人:中医骨科来支招 中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偏瘫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与指导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偏瘫患者康复锻炼的护理与指导

作者: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黄岚岚

偏瘫,通常由于脑卒中等原因导致,使患者部分肢体功能丧失,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康复锻炼对于偏瘫患者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患者逐渐恢复部分或全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科普偏瘫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

偏瘫的成因与症状

偏瘫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导致大脑缺血、缺氧,从而使部分脑组织坏死,进而影响相应的肢体功能。偏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活动不灵甚至完全瘫痪。除了肢体症状,偏瘫还可能伴有口角歪斜、语言不清等症状。

偏瘫患者的护理要点

心理护理:偏瘫患者可能会面临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属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和恒心。

生活护理: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保证营养均衡;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注意个人卫生,可以擦浴,但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应用热水袋或洗浴时水温要适当,防止皮肤烫伤;在翻身时适当叩击背部,鼓励咳痰,以防坠积性肺炎。

预防并发症:偏瘫患者容易发生褥疮、肺炎、便秘、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应注意变换体位,通常每2小时翻1次身,对被压红的部位轻轻按摩,也可用红花酒精按摩,以改善局部血循环;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排便习惯,防止大便秘结;有尿潴留或尿失禁而又须保持会阴部清洁时,应放置导尿管,须严格执行灭菌术,预防泌尿系感染。

 康复锻炼: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主动及时地向医生反馈身体信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日常锻炼,比如做饭、拖地、洗衣服等。注意不能擅自停药、减药,药物更改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偏瘫康复锻炼指南

 良肢位摆放:为了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患者应保持正确的体位,包括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仰卧位等。良肢位的摆放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异常姿势,为后续的康复训练打下基础。

关节活动度训练:通过被动或主动的方式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以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被动训练适用于肌力较弱或无法自主活动的情况,主动训练则是在患者具有一定肌力的情况下进行。

 步行能力训练:步行能力是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减重步行训练、下肢康复机器人技术等手段,改善患者的步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进行肌力训练不仅不会加重患者的痉挛,反而会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对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改善平衡能力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翻身、坐起、转移等训练,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活动。这些训练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逐步提高难度和要求。

此外,偏瘫康复锻炼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循序渐进:康复锻炼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步提高训练难度和要求。

持之以恒:康复锻炼需要长期坚持,不能轻易放弃。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综合治疗:偏瘫康复锻炼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定期评估:康复锻炼的效果需要定期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训练计划,确保治疗效果。

康复锻炼的实践指导

偏瘫康复锻炼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患者在床上可以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训练,如屈伸关节、收缩肌肉等,以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接下来,逐渐从卧位转为坐位和站立,这有助于提高平衡能力和改善血液循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当患者具备了一定的站立能力后,可以开始进行行走和平衡训练,这需要家属的协助和保护,并选择合适的训练场地。

最后,手部功能的恢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一些简单的手部活动,如抓握、捏、拍等,来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总之,偏瘫康复锻炼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结合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家庭与社区的参与

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护理和康复知识。社区康复资源和服务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康复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结语

偏瘫康复是长期且需要多方合作的过程。通过科学锻炼,患者能逐渐恢复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重拾信心。我们应重视并鼓励患者参与锻炼,同时普及偏瘫康复知识,让更多人受益。愿每位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也希望得到家属和社会的更多关爱与支持。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