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3月2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卵圆孔未闭:儿童头晕头痛的潜在“真凶” - 数字报刊系统 围手术期护理之全程守护患者安全 产后抑郁症的识别与应对方法 卵圆孔未闭:儿童头晕头痛的潜在“真凶” 肝癌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卵圆孔未闭:儿童头晕头痛的潜在“真凶”

作者:柳州市人民医院 王志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反复头晕、头痛等症状,这些看似是脑部问题的症状,却与心脏问题紧密相关。其中,卵圆孔未闭就是一种可能的原因。本文为您揭示卵圆孔未闭与儿童头晕头痛之间的联系,并提供相关的筛查与治疗方法。

卵圆孔未闭:了解心脏中的“小漏洞”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房间隔的一个生理性通道,正常情况下,孩子出生后卵圆孔会自然闭合。然而,有些孩子会出现卵圆孔未闭的情况,即心脏左心房和右心房间的通道未完全关闭。这种情况在儿童中并不罕见,大约25%的成年人都存在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时,心脏血液可能会从右心房经过未闭合的卵圆孔流到左心房,形成所谓的右向左分流。这种分流可能导致头晕、头痛等一些并发症状的发生。当孩子在咳嗽、憋气或进行Valsalva动作等用力情况下,右房压力骤然升高,推开卵圆孔瓣,引发右向左分流。如果此时有来自下肢深静脉的栓子(如血栓、空气栓、脂肪栓等)通过卵圆孔未闭从右心系统进入左心系统,就可能导致体循环栓塞,引发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呼吸困难或肢体无力等症状。另外,某些血管活性物质也可能绕过肺循环直接穿过血脑屏障,刺激三叉神经,引发偏头痛。

卵圆孔未闭的症状与筛查

1. 症状:卵圆孔未闭的症状可能包括顽固性头痛、眼花、耳鸣等。这些症状可能与偏头痛相似,因此容易被误诊。除了以上表现,卵圆孔未闭的患儿在咳嗽、剧烈运动、憋气或进行Valsalva动作等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紫绀(甲床、口唇粘膜发紫)等临床表现。

2. 筛查:对于怀疑患有卵圆孔未闭的患儿,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检查以明确诊断。经颅多普勒的发泡试验是常用的无创筛查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注射激活生理盐水,观察其在脑部是否产生微泡来判断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右心声学造影也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可发现潜在的卵圆孔未闭并确定其位置和大小。此外,超声心动图检查(经食道)也可用于卵圆孔未闭的诊断。经食道超声可发现左向右分流或右向左分流的卵圆孔未闭,被认为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

治疗:因人而异,科学应对

大多数卵圆孔未闭并不需要治疗,但需要由心脏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只有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晕厥、偏头痛等症状,且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卵圆孔未闭或右心声学造影阳性时,才需要考虑通过药物治疗或进一步的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对于有症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等,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通过介入封堵术封闭卵圆孔未闭。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许多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预防与日常护理

尽管卵圆孔未闭可能导致一系列症状,但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忧。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患病的风险。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孩子保持健康的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但应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 定期检查: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体检,特别关注心脏方面的检查。如发现卵圆孔未闭等相关问题,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3. 控制情绪:情绪波动可能会对心脏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保持心态平和、乐观。

4. 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卵圆孔未闭相关症状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感染非常重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患,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5. 合理用药:如孩子需要药物治疗,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

6.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长时间熬夜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结语

在儿童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心脏问题不容忽视。了解卵圆孔未闭与儿童头晕头痛之间的联系,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大多数孩子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家长们应关注孩子的症状,及时就医,与医生密切合作,为孩子提供最佳的治疗和管理。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助力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