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人来说,医院的手术室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许多危重患者被送入手术室之后,经过医护人员的急救之后,转危为安,从而延续生命。多数人对于手术室都存在较高的好奇心,想要了解手术室的相关知识。那么文章主要就对手术室相关知识展开科普。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是手术开展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术前禁食禁水、备皮、肠道清洁等。术前禁食禁水是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手术前不让吃东西?有些家属不太了解术前禁食禁水的作用,认为是医院小题大做,偷偷给患者吃东西,导致患者由于术前准备不合格而取消手术或延迟。甚至有一些患者隐瞒自己吃了东西,很有可能导致术中呕吐引起误吸入窒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在手术之前,一定要遵循医嘱禁食禁水。母乳喂养的婴儿,在麻醉前4h可以喂养母乳,如果为奶粉喂养的婴儿,则需要禁食6h。如果吃了不含脂肪、肉类的碳水化合物,例如馒头、稀饭,需要禁食6h。如果吃了普通食物,那么至少需要禁食8h。备皮是指清除手术部位及周围的体毛,主要是为了避免体毛中的细菌诱发切口感染,因此需要做好备皮准备。肠道清洁主要是为了避免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粪便流出,增加感染风险;目前肠道准备主要是通过口服高渗性泻剂进行导泻,清洁肠道。此外,对于存在各种慢性病的患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在术前还需要做好相关准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术前需要合理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对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冠心病患者,需要停用一段时间的抗血小板药物之后,才可进行手术,避免增加术中出血风险。
术中操作
手术当天,患者需要更换手术服,并佩戴好腕带,在病房等待医务人员的接送。将患者送入手术室之后,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工作人员会反复核对患者的各项信息,例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类型、麻醉方案等,信息核对需要坚持“三查八对”原则,在信息核对过程中,患者不用过度紧张,详细的核对也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患儿,还会准备专门的等候区域,给患儿提供各种玩具,减轻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在准备妥当之后,巡回护士会将患者接入相应的手术室,并全程陪伴在患者身边,如果患者有任何不适,都需要及时询问巡回护士。
进入到手术室之后,医护人员会将患者移动到手术床上,躺在手术床之后,请不要随意移动身体,避免坠床。由于手术操作的需要,医护人员会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并将患者的衣服去除。但是请患者放心,医护人员不会暴露非手术部位,能够保护患者的隐私。然后是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操作,麻醉医生会开始调整相关器械,并将器械连接在患者的身体上,患者不用过度紧张,有任何不适都可以告诉医护人员。对于全麻手术的患者,通常采取吸入麻醉、静脉麻醉以及静吸复合麻醉,麻醉见效之后通常就进入无意识状态。待患者意识清醒之后,手术已经结束了。对于局部麻醉的患者,由于患者术中的意识保持清醒,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手术进行,不要乱动乱碰,即使是感到有人在触碰你的身体,但是也没有痛觉,因此不用过度担心。
术后观察
手术结束后,根据手术麻醉方案,术后会将患者送到不同的地方,全麻手术患者通常是送到麻醉复苏室或者是重症监护室,全麻手术患者在停用麻醉药物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完全复苏,麻醉复苏室的护士会呼唤患者的名字,并发出一些简单的指令,如“请睁眼、请点头、深呼吸”等,气管插管需要待患者呼吸平稳后拔出,若患者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在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即可将患者送到普通病房;局麻手术患者通常是直接送到病房。手术室护士将患者送回病房之后,需要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患者回到病房之后,这趟手术室之旅就算基本结束了。这里建议大家做好健康管理,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少熬夜,预防疾病发生,也可以省去这趟手术室之旅。
总结
手术的顺利完成,是手术室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的成果。医护人员在手术期间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确保手术有条不紊地开展,确保患者的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