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3月2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牙敏感最佳疗法 - 数字报刊系统 牙敏感最佳疗法 睡眠呼吸暂停不只是打鼾那么简单 胸外伤的急救与康复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牙敏感最佳疗法

作者:靖西市人民医院 吴靖凯

牙齿敏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牙齿敏感是指牙齿在受到冷、热、酸、甜等外界刺激时出现短暂的尖锐疼痛,有时刺激源去除后,疼痛仍会持续一段时间。牙敏感带来的疼痛让人痛苦不堪,影响工作和学习。本文将介绍牙敏感的最佳疗法,帮助读者告别敏感疼痛。

 

牙敏感的原因

牙敏感主要是由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受损,导致牙齿内部的神经受到刺激所引起的。造成牙釉质受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1.   牙齿磨损:由于长期刷牙、磨牙或者咬硬物等,导致牙齿表面的珐琅质逐渐磨损。

2.   牙釉质损伤:如牙周病、蛀牙等,也会导致珐琅质受损,进而引发牙敏感。

3.   牙龈萎缩:牙龈萎缩会导致牙齿根部暴露,进而引发牙敏感。

4.   其他口腔疾病的影响:如口腔溃疡、口腔癌等,也可能引发牙敏感。

 

牙敏感的症状

牙齿敏感的主要症状包括:短暂的尖锐疼痛、刺激性食物时疼痛、温度变化引起的疼痛以及酸甜食物刺激时的疼痛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在刷牙、咬合、咀嚼等日常口腔活动中突然出现,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

 

牙敏感的最佳疗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牙敏感治疗的重要一环,对于轻度牙敏感,可选用抗敏感牙膏,它能够阻塞牙本质小管,起到缓解敏感的作用。若疼痛较为严重,可考虑局部药物脱敏治疗,如氟化物、碘化银等,能缓解牙齿疼痛。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务必谨遵医嘱,确保安全有效。

2.   牙齿填充物:对于中度或重度的牙敏感,通常需要进行牙齿填充物治疗。填充物可以填补牙齿表面的缺损或孔洞,隔绝外界刺激对牙齿神经的影响。常用的填充物包括复合树脂、玻璃离子等。填充物治疗的效果取决于填充物的质量和医生的操作技术,如果填充物脱落或者填充不严密,可能会导致牙敏感复发。

3.   牙套或牙冠:对于严重牙敏感或者大面积牙齿损伤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牙套或牙冠来保护敏感的牙齿。牙套或牙冠可以覆盖整个牙齿表面,减少外界刺激对牙齿神经的影响。但是牙套或牙冠的使用需要磨除一部分健康的牙齿组织,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4.   其他治疗方法:如激光治疗、电凝治疗等也可以用于治疗牙敏感。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对牙齿表面进行烧灼或冷冻处理,封闭牙齿表面的孔洞或减小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但是这些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3.使用漱口水或口腔喷雾:漱口水或口腔喷雾可以帮助缓解口腔不适感,杀灭口腔细菌,维护口腔卫生。在使用漱口水或口腔喷雾时,需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造成口腔菌群失衡或其他不良反应。

4.定期洁牙和牙周治疗:定期进行洁牙和牙周治疗是预防牙周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洁牙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可以减轻牙龈炎和牙周炎的症状;而定期进行牙周治疗则有助于维护口腔健康,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已经出现牙周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牙敏感自我预防措施

除了以上专业治疗方法外,我们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和预防牙敏感:

1.   使用抗敏感牙膏:抗敏感牙膏可以封闭牙齿表面的孔洞,减少外界刺激对牙齿神经的影响。在选购抗敏感牙膏时,应注意查看产品说明和成分表,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2.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尽量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和饮料,减少对牙齿神经的刺激。在食用刺激性食物后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温水或者漱口,以减轻对牙齿的刺激。

3.   控制刷牙时间和力度: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刷牙力度过大和时间过长,以减少对牙齿珐琅质的磨损和损伤。同时也要注意刷牙的时间,最好在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

4.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除了刷牙外,还可以定期使用

5.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牙齿敏感的发生。同时,注意保持心情愉悦、放松心态也有助于缓解牙齿敏感的症状。此外,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也对口腔健康有益

 

结论

总之,牙敏感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但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缓解其症状并预防其发生。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抗敏感牙膏、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及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都是预防和治疗牙敏感的有效方法。如果症状严重或无法缓解,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口腔医生进行治疗。保持口腔健康是每个人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了解牙敏感的成因和症状,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