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也称为动脉高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正常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高压)120毫米汞柱(mmHg)以下,舒张压(低压)80毫米汞柱(mmHg)以下。当收缩压和/或舒张压高于这些值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十大误区
1.高血压没有症状,所以不用治疗
高血压的症状往往比较隐蔽,但并不意味着高血压不需要治疗。长期的高血压可能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突发的严重疾病。
2.年龄大的人血压高点正常
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无论年龄大小,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控制血压,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 血压正常了就不用吃药了
“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自愈”,也不能“治愈”,只能“被控制”。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擅自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4. 降压药有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
不予治疗的高血压比药物导致的副作用更危险!控制高血压有许多安全有效的药物。目前常用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是轻微的、可逆的。如果一种药物导致副作用,医生可以调整处方,换另一种药物。
5.血压偶尔升高没关系
偶尔的血压升高可能不会立即引发健康问题,但长期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应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
6.高血压患者不能运动
恰恰相反,适量的运动是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但运动方式和强度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7.只依靠医生治疗,忽视自我管理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患者应积极学习高血压相关知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认为只要按时服药血压就好了.控制高血压是一个系统工程,改善生活方式才能做到有效控压。建议高血压病患者牢记:少盐少脂多运动,戒烟限酒减压力,按时服药是关键,谨遵医嘱是保障。
8. 长期吃药,从不去医院复诊
有些人从诊断高血压开始吃药以后,就不再测量血压,也不去医院复诊。血压是一个波动的指标,需要时常监测,此外还要定期检查心电图、肝肾生化功能、眼底血管等,以了解有无靶器官损害,也可以作为下一步治疗和调整药物 依据。
9.只关注血压数值,不关注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
高血压通常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糖尿病等并存。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患者还应积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0.偏方、秘方可以根治高血压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够根治高血压的方法。患者应避免使用未经科学验证的治疗方法,以免延误病情和治疗时机。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并发症严重且多样包括心脏疾病:高血压会增加患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风险,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发展为肾衰竭。视网膜病变: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丧失。糖尿病、会加速血管老化,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认知障碍:疼痛和疲劳、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高血压的预防
1. 定期监测血压:无论年龄大小,定期监测血压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2.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血压。
3.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4. 控制体重: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避免肥胖。
5. 戒烟限酒: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建议
推荐食物:减少钠盐摄入,选择低盐或无盐的食品,如低盐酱油、无盐饼干等。增加钾盐摄入,如香蕉、土豆、蘑菇、绿叶蔬菜等。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鱼肉、鸡肉、豆类等,含纤维素的食品:如全谷物、豆类、水果、蔬菜等,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和稳定血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如绿叶蔬菜、坚果、全谷物等,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避免食物:为预防高血压,应避免高脂肪食品、高糖食品和高盐食品,这些食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和血糖波动的风险。此外,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咖啡和浓茶也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最重要的是,避免过量饮酒,因为酒精会导致血压波动。总之,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不良食物摄入,对于预防高血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