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3月2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高血压管理:药物与生活方式的结合 - 数字报刊系统 怎么防治小儿支气管肺炎 血清学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高血压管理:药物与生活方式的结合 肾病综合征护理手册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血压管理:药物与生活方式的结合

作者: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张光赛

高血压,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可能已经悄然潜入了我们的生活。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影响着数亿人的健康。然而,尽管高血压十分普遍,但很多人对其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甚至存在许多误区。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风险,在高血压管理中,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血压管理中药与非药物治疗的结合方法。

 

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当收缩压在120-139毫米汞柱和舒张压在80-89毫米汞柱时,称为“正常高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90毫米汞柱。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疲劳等,但很多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

 

药物治疗高血压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1.利尿剂:利尿剂是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主要通过减少体内的水分和盐分来降低血压。常见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2.β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来降低血压。常见的β受体拮抗剂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3.钙通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常见的钙通道拮抗剂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常见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的效应,从而降低血压。常见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生活方式的调整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高血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饮酒、减轻压力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1.健康饮食: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盐是升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减少盐的摄入量是降低血压的重要措施。此外,患者应少吃高脂肪食品,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2.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增加身体代谢率,降低血压。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游泳等。同时,还可以进行适量的抗阻运动,如举重或练肌肉等。

3.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减轻体重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建议高血压患者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4.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可能升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戒烟并限制酒精的摄入量。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的风险,而酒精的摄入量应控制在男性每天不超过两个标准饮品,女性每天不超过一个标准饮品。

5.心理调节: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心理调节也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面之一。患者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冥想或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调节情绪。

6.定期检测:通过家庭自测或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血压情况,评估治疗效果。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或波动较大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注意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并预防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管理方案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的结合是高血压管理的关键。药物治疗能够迅速降低血压,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药物并非长久之计,患者需在生活中持续调整和改善,以维持血压稳定,药物与生活方式的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适的管理计划,实现血压的有效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语

高血压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制定合适的管理计划。同时,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参与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战胜高血压,保护我们的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