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流传:“北有人参,南有葛根”,人参的补益作用想必大家都熟知,但是能与人参相媲美的葛根究竟是何物种呢?早在东晋和平年间,道教理论家葛洪发现了一种青藤,其根如白茹,渣似丝麻,能榨出白液,略带甘甜,可清热去燥,食用充饥。他用其解决了许多民间疾苦,人们为纪念他的发现,将其藤之根命名为葛根。葛根之所以被誉为“千年人参”,不仅是因为其形状像人参,外形粗壮肥大,像极了活了一千年的人参,并且其药用价值也非常之高。我国对于葛根的认知最早建立于诗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记载: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随着历代医药学家不断的发现与积累,葛根的功效被一次次的载入药典。
葛根的简单说明
1.学名与产地: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 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性状及经验鉴别本品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cm,厚0.5~1cm。外皮淡棕色至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的纹理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主产于湖北、陕西、四川等地。
2.中医药中的应用:在中医的经典文献中,葛根被频繁地提及,它被认为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的功效。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3.现代药理学研究:葛根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解热、抗炎、抗感染、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保肝、预防骨质疏松、改善生殖功能等药理作用。
葛根的现代药理研究
1. 解热作用:葛根所含黄酮类物质是其解热作用的成分。葛根解热机制可能与以下环节有关:葛根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增加散热。
2. 扩张血管、降血压作用:葛根中的黄酮类物质,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改善心脑血液循环,防止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缓解冠心病有作用,因此被称为"天然的血管支架"。
3. 降血糖作用:葛根煎剂有轻度的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素是葛根降糖的有效成分。然而,葛根性味偏凉,脾胃虚弱的人群不宜长期服用。
4. 调节内分泌作用:葛根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显著的调节内分泌、双向平衡体内雌激素,提高代谢,让皮肤变得更有光泽弹性,减少皱纹。因此,葛根对于女性特别友好,因而也被称为"女性的守护神"。
5. 保护颈椎作用:当感到颈椎和背部疼痛时,可以用葛根煮水喝来缓解。颈项僵硬多数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葛根具有缓解项背强痛的作用,可以缓解颈椎僵硬的情况。
6. 解酒保肝作用:葛根粉性十足,能在胃表面形成一层黏膜,对胃起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中以葛花解酒醒脾的效果最好,具有化解酒毒、温中和胃的作用。
7. 消炎作用:葛根中的皂苷类物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病毒、真菌的生长,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葛根还可以抑制白细胞的趋化,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对各种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葛根的食疗应用
1、葛根排骨汤
【配方】
葛根半根,排骨500g,胡萝卜一根,料酒1匙,白醋几滴,八角一个,枸杞、生姜、盐适量。
【做法】
1. 将葛根洗净,削去外皮,切块备用,胡萝卜也切块。
2.放入清水半锅,放排骨,用大火烧开,关火,把排骨迅速捞出并洗净。
3.锅中放足够水烧开,把排骨和料酒、八角、姜一起放入,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
4.加几滴白醋,不仅可以让排骨中的钙溶入汤汁中,还能使汤更加美味。
5.小火煮一小时后,再放入葛根、胡萝卜,小火再煮1小时,放枸杞和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开胃,生津止渴。
2、葛根蜂蜜水
【配方】
葛根15克,蜂蜜适量,生姜适量。
【做法】
1.葛根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闷上20分钟左右。
2.待热水放温以后,把蜂蜜加进去,根据口感调匀即可饮用。
3.如果脾胃偏寒,就加入1片生姜,根据不同程度来调和。
【功效】生津润燥,健脾养胃,润肠通便。
3、葛根粥
【配方】
葛根粉20g,糯米50g。
【做法】
将20g葛根粉和50g糯米放入砂锅中,加入1升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变稠即可。
【功效】清热解烦,生津降压,保护血管。
葛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给人体提供营养,以及很好的药用价值,因而被人们赞誉为“亚洲人参”。葛根有解肌透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表证,还用于治疗麻疹不透或者是疹出不畅的症状。但是葛根毕竟是一种中药材,使用时还是需要注意的。张元素指出葛根“不可多服,恐损胃气”。葛根对于患有胃寒者而言,不可长期食用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