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3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儿童用药:小身板承载大讲究 - 数字报刊系统 儿童用药:小身板承载大讲究 如何有效护理糖尿病足 失眠的正确用药方法 EMR与ESD:内镜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用药:小身板承载大讲究

作者:河池市中医医院 徐钦涛

 “孩子生病了怎么办?”这可能是每位家长都曾面临过的难题。在面对孩子生病时,用药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然而,对于儿童用药,我们真的了解吗?儿童的身体与成人截然不同,他们的小身板承载着大讲究。那么,如何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儿童用药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儿童药品市场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然而,在这繁华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许多家长由于缺乏用药知识,容易陷入误区,如简单地将成人药品减量给儿童使用,认为这样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但实际上,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成人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用药方式与剂量都有严格的讲究。此外,市场上也存在一些质量参差不齐的儿童药品,这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

 

 1.对症用药:儿童用药应对症,如果儿童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服用退热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儿童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服用止咳药,比如小儿肺咳颗粒、小儿止咳糖浆等。如果儿童有痰,可以遵医嘱服用化痰的药物,比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小儿咳喘灵颗粒等。

 

 2.掌握用药时机:用药时机是根据儿童症状进行治疗的重要内容,不同症状有不同的用药时机,比如抗感染药物、抗过敏药物、解热镇痛药等,不同症状有不同的用药时机,要遵医嘱掌握用药时机,才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3.掌握用药的安全性:用药要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儿童用药要比成人谨慎,因为儿童各器官发育不成熟,肝肾功能不全,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有些药物会导致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因此儿童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4.掌握合理用药方法:应严格遵医嘱给药,如果儿童使用的药物剂量或疗程有误,应及时纠正,以免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或延误疾病的治疗时机,造成儿童出现严重的后果。

 

 5.遵医嘱用药:仅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儿童用药,遵循医生的剂量和用药频率。

 

 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

 

 1.药物的使用方法:家长要确保按照医生的嘱咐和药品说明书上的指导用药,注意用药的间隔时间和剂量。对于液体制剂,尽量用温水冲服,避免使用奶水或果汁混合服用,除非特别指示。对于儿童专用药品,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使用。

 

 2.药物的过敏反应:家长要特别留意儿童是否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史,如果有过敏史,应及时告诉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3.药物的禁忌证: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家长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禁忌症。例如某些药物不适用于特定疾病或症状,如有癫痫或哮喘病的儿童应避免使用某些药物。

 

 4.根据情况合理使用药物: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应考虑到孩子的肝肾功能状况,如果孩子已经有肝肾损伤,需要药物治疗时应告知医生,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家长要注意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检查肝肾功能。

 

 5.妥善存放药品:家中药品要放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一旦发生误服或过量服用,应立即就医。

 

 6.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家长在给孩子用药后,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记录孩子的用药情况,以便在就诊时提供给医生。

 

 提高儿童用药安全的措施与建议

 

 为了增强儿童用药安全的意识,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我们必须强调儿童安全用药的宣传教育,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广泛普及儿童安全用药的知识,从而提高家长和医生的认知。其次,完善儿童用药的监管法规并加强药品质量的监管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药品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我们才能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鼓励药品生产企业研发适合儿童的剂型,以及建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制度,也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最后,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并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同样不容忽视。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总之,儿童用药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通过掌握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监管措施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与呵护下茁壮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