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12月0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孩子贫血,补铁就能解决吗? - 数字报刊系统 牙齿上的黑斑是蛀牙吗? 宫颈炎症患者的日常自我护理 胸腔积液患者的日常护理 孩子贫血,补铁就能解决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贫血,补铁就能解决吗?

作者: 北海市人民医院 伍际玉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贫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家长在得知孩子贫血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赶紧补铁”。然而,贫血并非只有一种类型,其背后的原因也各不相同。那么,补铁真的能解决所有孩子的贫血问题吗?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话题,帮助家长们更科学地认识和处理孩子的贫血问题。

 

一、贫血的定义与类型

 

贫血,简单来说,就是孩子身体里的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减少了。红细胞是负责运输氧气的“小搬运工”,而血红蛋白则是红细胞里的“货物”——氧气的载体。当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减少时,身体各部位得到的氧气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儿童常见的贫血类型主要有: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元素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导致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则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而溶血性贫血则是因为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

 

二、补铁与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当孩子的饮食中缺乏足够的铁元素,或者身体对铁的吸收能力下降时,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此时,补铁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补铁可以通过食物和药物两种方式进行。食物中富含铁元素的有动物肝脏、瘦肉、蛋黄、深绿色蔬菜等。家长可以在孩子的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以帮助孩子补充铁元素。同时,一些药物如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右旋糖酐铁颗粒等也可以用于补铁,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补铁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补铁应适量,过量摄入铁元素可能会导致铁中毒;其次,补铁的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最后,补铁后应定期复查血常规,以监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变化情况。

 

然而,补铁并非万能的。对于非缺铁性贫血的孩子来说,盲目补铁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三、其他类型贫血与补铁的关系

 

除了缺铁性贫血外,儿童还可能患上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这两种贫血类型与补铁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引起的。这种贫血的特点是红细胞体积变大,形状不规则,因此得名“巨幼细胞性贫血”。对于这类贫血,补铁是无效的。家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以改善贫血症状。

 

溶血性贫血则是因为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这种贫血可能是由遗传因素、感染、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对于溶血性贫血的孩子来说,补铁同样无效。家长需要带孩子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通常是由于意外事故或手术导致的大量出血,而慢性失血性贫血则可能是由于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疾病导致的持续性失血。例如,如果一个孩子患有胃溃疡,可能会因为溃疡导致的持续性出血而逐渐发展成贫血。又如,女孩在青春期可能会因为月经量过多而出现慢性失血性贫血。这种贫血的治疗通常需要找到并解决失血的根源,同时补充铁剂和其他必要的营养素来恢复血红蛋白水平。

 

因此,对于非缺铁性贫血的孩子来说,盲目补铁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延误病情。家长在得知孩子贫血后,应首先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贫血类型和原因,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四、儿童贫血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儿童贫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倡均衡饮食,避免孩子偏食、挑食。家长应保证孩子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2. 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贫血。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孩子面色苍白、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对于已经患上贫血的孩子来说,治疗方法应根据贫血类型和原因而定。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可以通过补铁和改善饮食来治疗;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孩子需要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溶血性贫血的孩子则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除了药物治疗外,家长还应注意让孩子休息充足、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

 

五、结语

 

综上所述,补铁非贫血万能药,家长遇孩子贫血需先就医明确类型。缺铁性贫血补铁有效,非缺铁性则可能适得其反。科学认知、对症处理贫血至关重要,关乎孩子健康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