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12月13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异物卡喉,关键时刻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命 - 数字报刊系统 精神卫生的应急小常识 宫外孕手术紧急,护理细节需留意 肺炎康复期,呼吸调整有讲究 异物卡喉,关键时刻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命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异物卡喉,关键时刻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命

作者: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黎恒和

异物卡喉作为一种紧急且危险的情况,尤其值得警惕。无论是儿童因好奇而将小物件放入口中,还是成年人在进食时不慎被食物卡住,气道梗阻都可能迅速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在这样的紧急关头,掌握一种有效、快速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所有人都非常必要。

认识异物卡喉

1.定义

异物卡喉,医学上称为气道梗阻,是指外来物体(如食物、玩具零件、硬币等)部分或完全阻塞呼吸道,影响正常呼吸过程。这种梗阻可迅速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窒息。

2.症状表现

异物卡喉的症状通常非常明显且紧迫,包括但不限于:突然无法说话或发出声音、呼吸急促或困难、面色潮红或苍白、表情痛苦、用手抓挠喉咙或做出“V”字形手势示意喉咙不适、站立不稳甚至倒地。

3.危害程度

异物卡喉若不及时处理,几分钟内即可导致严重缺氧,进而引发心跳停止、意识丧失,最终可能导致死亡。因此,迅速而正确地实施急救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海姆立克急救法简介

1.起源

海姆立克急救法,又称腹部冲击法,是由美国医生亨利·海姆立克于1974年发明的一种急救技术。该方法通过快速增加胸腔内压力,迫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强烈气流,将阻塞气道的异物冲出,从而恢复呼吸。

2.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核心在于利用腹部受到的外力挤压,使膈肌上升,胸腔容积减小,肺部气体被迅速挤出,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这股气流足以冲开阻塞气道的异物,恢复呼吸道的通畅。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步骤

1.婴幼儿

准备姿势:将婴幼儿平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如地板或桌面,确保周围环境安全,无尖锐物品。

手法操作:一手托住婴幼儿的下颌,使其头部后仰,打开气道;另一手的手掌根部放在婴幼儿胸骨下段(两乳头连线正下方),手指指向婴幼儿脚部方向。

实施冲击:快速、有力地向婴幼儿上腹部内上方挤压,每次挤压后迅速放松,重复进行,直至异物排出。

2.儿童及成人

站立或坐姿:对于能够站立或坐下的儿童及成人,施救者应站在受害者身后,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以便稳定站立。

环抱腰部:施救者双手环抱受害者的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紧贴受害者腹部中线,位于肚脐上方、胸骨下方的位置;另一手包住拳头。

实施冲击:双手同时用力,快速、向上、向内挤压受害者的腹部,形成一股向上的冲击力,重复进行,直到异物被排出。

3.自救方法

利用物体:若独自遇到异物卡喉,可寻找周围的固定物体,如椅子背、桌角等,将自己的腹部紧贴其上。

自我冲击:双手握拳,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然后用力向腹部上方冲击,尝试将异物冲出。

注意事项:

力度适中,避免造成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若受害者失去反应,应立即停止海姆立克急救,转而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预防异物卡喉的关键措施

1.儿童预防措施

(1)不要给幼儿吃坚果、果冻等容易卡喉的食物。这些食物对于幼儿来说,体积较小,容易误入呼吸道。家长可以选择一些柔软、易消化的食物给孩子吃。

(2)教导孩子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嬉笑打闹。孩子们在吃饭时往往比较调皮,容易一边吃一边玩。这样很容易导致食物误入气管。

(3)将小玩具等物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误吞。小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很容易将小玩具放入口中。

2.成人预防措施

(1)吃饭时不要说话、大笑,避免食物误入气管。很多人在吃饭时喜欢聊天、开玩笑,这样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食物进入呼吸道。我们应该养成专心吃饭的好习惯。

(2)吃鱼时要小心鱼刺,将鱼刺剔除干净后再食用。鱼刺是导致成年人异物卡喉的常见原因之一。在吃鱼时,我们要仔细挑出鱼刺,避免被鱼刺卡住。

(3)老年人和有吞咽困难的人,在进食时要特别注意,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和有吞咽困难的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异物卡喉的情况。他们在饮食上要更加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

总结

异物卡喉作为一种紧急且危险的情况,其发生往往让人措手不及。然而,通过学习和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我们能够在关键时刻迅速采取行动,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因此,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社会成员,都应积极参与急救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将海姆立克急救法作为一项必备的生活技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