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11月0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膳食 - 数字报刊系统 如何科学护理脊髓损伤患者 如何面对检验结果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膳食 胃炎患者的护理常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膳食

作者: 平南县人民医院马水媚


 

当一个小生命在妈妈的肚子里开始孕育,那是一场充满期待与惊喜的奇妙旅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速之客来捣乱,妊娠期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如何通过营养膳食为孕妈妈们助力,守护母婴健康。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在怀孕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怀孕后,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孕妈妈的胎盘会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可能会使孕妈妈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就像是一把钥匙,帮助身体细胞打开大门,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提供能量。当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时,葡萄糖就不能很好地被细胞利用,导致血糖升高。

一般来说,在怀孕 24 28 周的时候,医生会建议孕妈妈做一个糖耐量试验,来检查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服糖后 1 小时血糖和服糖后 2 小时血糖中有一项或多项超过了正常范围,就可能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危害大。对孕妈妈,会增加孕期高血压等并发症风险,产后患 2 型糖尿病几率增加。对宝宝,易致巨大儿,增加难产剖宫产几率,出生后可能低血糖、呼吸窘迫,长大后患肥胖、糖尿病风险也高。需加以控制,保障母婴健康。

营养膳食如何助力妊娠期糖尿病?

既然妊娠期糖尿病有这么多危害,那么孕妈妈们该如何通过营养膳食来控制血糖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

1.控制总热量摄入

孕妈妈们在孕期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满足自己和宝宝的需求,但也不能摄入过多的热量,以免导致体重增长过快,加重血糖升高的风险。一般来说,孕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重和活动量来计算每天需要摄入的总热量。

如果孕妈妈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每天可以摄入每千克体重 30 35 千卡的热量;如果孕妈妈的体重较轻,可以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如果孕妈妈的体重较重,则需要减少热量摄入。

2.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孕妈妈们在孕期也需要合理分配这三大营养素的比例,以保证营养均衡,同时控制血糖。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但也是影响血糖的主要因素。孕妈妈们在选择碳水化合物时,应该尽量选择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速度较慢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避免选择高糖、高脂肪、高淀粉的食物,如蛋糕、油炸食品、白米饭等。

此外,孕妈妈们还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将每天的碳水化合物分成 5 6 餐摄入,避免一次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导致血糖升高过快。

2)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对于孕妈妈和宝宝的生长发育都非常重要。孕妈妈们在孕期应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每天可以摄入每千克体重 1.5 2.0 克的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类等。孕妈妈们可以选择这些食物来补充蛋白质,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3)脂肪

脂肪也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但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体重增加,加重血糖升高的风险。孕妈妈们在孕期应该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每天可以摄入每千克体重 0.8 1.0 克的脂肪。

选择脂肪时,应该尽量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避免选择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如动物脂肪、油炸食品、人造黄油等。

3.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于孕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非常重要。孕妈妈们在孕期应该多吃蔬菜和水果,以保证营养均衡,同时控制血糖。

 

蔬菜的选择应该多样化,包括绿叶蔬菜、根茎类蔬菜、豆类蔬菜等。每天可以摄入 500 克左右的蔬菜。

水果的选择也应该多样化,包括苹果、橙子、柚子、草莓等。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一定的糖分,所以孕妈妈们在选择水果时,应该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并且要控制水果的摄入量。每天可以摄入 200 300 克的水果。

4.注意饮食卫生

孕妈妈们在孕期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以免引起感染,加重血糖升高的风险。同时,孕妈妈们还应该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生鱼片、生肉等,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总结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给孕妈妈和宝宝带来很多不良影响。通过合理的营养膳食,可以帮助孕妈妈们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让我们一起为孕妈妈们的健康加油,为宝宝的未来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