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11月0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 数字报刊系统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与急性期治疗 了解心肺康复:从原理到实践 甲亢发作惹人烦,中医调理有方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作者: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林海燕

视网膜脱落是眼科重症,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的分离。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其成功除手术精准外,还需细致术后护理。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视网膜脱落术后护理,助患者理解并执行护理措施,以期实现最佳康复。

视网膜脱落的成因与症状

视网膜脱落的成因多种多样,其中眼外伤、高度近视、老年性视网膜变性等是主要原因。眼外伤可能直接导致视网膜撕裂或脱落;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形状改变,使得视网膜更容易受到牵拉而脱落;而老年性视网膜变性则因视网膜组织的老化,增加了脱落的风险。

症状方面,视网膜脱落的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视力下降,视野中出现缺损,如黑影飘动、闪光感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视网膜已经或正在发生脱落,需要患者立即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手术治疗及原理

手术治疗视网膜脱落,主要目的是使脱落的视网膜重新贴附到眼球壁上,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割术。巩膜扣带术是通过在眼球外部放置一个特制的巩膜扣带,对视网膜进行压迫,使其重新贴附;而玻璃体切割术则是通过切除眼内的玻璃体,减少对视网膜的牵拉,同时利用激光或冷冻技术封闭视网膜裂孔,促进视网膜的复位。

手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医生的精湛技艺,更离不开患者术后的精心护理。正确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康复进程。

术后护理的关键时期

术后护理对视网膜脱落治疗至关重要,分为短、中、长期三阶段。

1. 短期护理(一周内)为关键期,需密切关注伤口清洁,按医嘱使用眼药水或眼膏减轻炎症,避免剧烈运动和揉眼。

2. 需要注意体位,视网膜脱离术后,有一定的体位要求,需要根据手术的方式、裂孔的位置及手术时眼内填充物体的性质而决定,如果是外路的手术,大多数需要手术眼处于高位,患者可以向健眼的方向侧卧位,不过有时也需要根据裂孔的位置及手术中是否眼内注射气体,而调整位置的姿势,如果是玻璃体切除手术,手术后大多数眼内会填充硅油或者气体,多数时候需要患者面向下的体位,或者裂孔处于高位,具体还要根据手术医生的叮嘱。

3. 中期护理(一周至一个月)仍需注意眼部卫生,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了解视网膜恢复情况。

4. 长期护理(一个月至半年及以上)阶段,患者应维持良好生活习惯和眼部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和疲劳,适当眼部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视力恢复。定期复查必不可少,以监测视网膜稳定性和视力恢复。

术后护理的具体措施

术后护理的具体措施涵盖眼部保护、用药、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整。

眼部保护要求患者正确佩戴眼罩,防止撞击,日常活动中避免水进入眼睛,不揉眼或挤压眼部。

用药方面,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眼药水或眼膏前确保手部清洁,正确滴入或涂抹,注意使用频率和剂量,避免过量或遗漏。

保证科学合理的饮食,手术后可以增加粗纤维的食物、新鲜的蔬果、禁止饮酒、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的用力大便,防止视网膜再次脱离的发生。

如果有全身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需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这样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生活习惯上,保持充足睡眠和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用眼和疲劳,适当进行眼部锻炼,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减少对眼部的额外压力。

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患者能够更好地促进康复,确保手术效果。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尽管手术是治疗视网膜脱落的有效方法,但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如眼压升高、感染和再次脱落。

眼压升高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降眼压药物或其他治疗,患者需密切关注眼压变化并遵医嘱。

感染是术后需警惕的并发症,患者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或接触不洁物品,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

再次脱落是严重并发症,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脱落风险,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揉眼等行为。

通过密切关注并发症并采取相应措施,患者能更好地促进康复,确保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带来的风险。

心理调适与康复信心

术后护理不仅涉及身体上的照顾,还包括心理上的调适。视网膜脱落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生活事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因此,患者应积极调整心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心理调适至关重要。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参加康复训练、与其他患者交流等方式,增强康复的信心和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