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这一看似不起眼却让人苦恼不已的问题,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质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便秘不仅给身体带来不适,还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隐形杀手。
便秘的定义与症状
便秘,是指排便过程出现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伴随粪便干硬的状态。它可以是某些疾病的继发症状,也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排粪障碍症候群。
便秘的主要症状包括——
排便困难:患者可能感到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后有不尽感,即使排便结束也感觉未排干净;肛门直肠堵塞感,仿佛总有东西堆在肛门口;排便时间延长,甚至需要辅助手段才能完成排便。
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连续3天没有排便。
大便干结:粪便形态类似坚果,干硬难以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便秘持续6个月以上才被视为慢性便秘。对于久坐的上班族而言,偶尔的便秘现象,若未对身体其他功能造成影响,或经休息、饮食及生活调整后症状缓解,通常不必过于担心。每个人的排便习惯不同,只要形成规律,一般可视为正常状态。
便秘的类型
便秘根据其成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原发性便秘(国内指南中原发性便秘即为功能性便秘)——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由于排便功能下降引起。进一步细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混合型便秘。
慢传输型便秘:多因精神压力、环境变化导致肠蠕动减少,粪便停留时间过长。患者常表现为无便意或便意减弱,排便频率显著减少(自发排便少于3次/周),粪便干结,随时间推移可能出现腹胀、排便费力和结肠梗阻等症状。
出口梗阻型便秘:粪便到达肛门口后,由于直肠敏感性下降、直肠形态异常、盆底下降、不协调性排粪动作等原因导致粪便无法顺利排出。
混合型便秘:兼具慢传输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特点。
继发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由某种疾病导致的便秘,如肠道肿瘤、痔疮、肛裂、结直肠癌、糖尿病、低钾血症等。
药物性便秘:使用某些药物(如钙拮抗剂、抗精神及抗抑郁药、含阳离子制剂等)引起的便秘,例如硝苯地平、地西泮、氢氧化铝等。
便秘的危害
长期便秘对身体的影响不容小觑——
身体不适与心理压力:便秘不仅引起身体上的不适,网络上关于便秘影响美容、体型的过度宣传,还可能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焦虑情绪增加。
心血管风险: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排便时增加腹压可使血压升高,心脏和血管负荷加大,增加急性脑溢血、心梗的风险。
诱发肠道疾病:长期便秘可能导致“粪石性”肠梗阻、肠壁溃疡、肠穿孔;诱发憩室和憩室炎;诱发和加重痔疮、直肠脱垂;诱发或加重腹壁疝;增加结肠癌患病风险等。
便秘的诊断检查
正确诊断便秘类型是治疗的前提,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
结肠镜:主要用于检查和排除器质性疾病,判断肠道是否存在病变。日常应留意粪便性状,如出现便血或大便变细,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持续腹痛需警惕肠梗阻可能。
功能性便秘评估:若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考虑进行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或球囊逼出试验,以明确功能性便秘类型,指导后续治疗。
长期便秘的管理策略
长期便秘需要系统性的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就医确诊:首先到医院明确便秘类型,排除肠道器质性问题或系统性疾病所致的便秘。
生活调整:正确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同时多饮水,促进肠道蠕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定时排便,避免憋便,培养肠道的生物钟。
专业治疗:在医师指导下,根据便秘类型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或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关于便秘的常见误区
在应对便秘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需加以澄清。
香蕉治疗便秘:熟香蕉确实富含膳食纤维,但生香蕉因鞣酸含量高,反而可能加重便秘。相比之下,苹果和梨的膳食纤维含量更高,更适合润肠通便。
蜂蜜通便:蜂蜜中的果糖有助于吸水增加大便体积,促进排便。但要达到明显效果,每日需摄入大量蜂蜜,这对健康不利,因此不宜长期依赖。
通便茶治便秘:许多通便茶含有蒽醌类化合物,长期使用会导致肠神经损害和肌肉萎缩,产生依赖性,并可能引起结肠黑变病,具有癌变倾向。
灌肠通便:灌肠虽能短期缓解便秘,但长期使用会扰乱肠道菌群,形成依赖。
便秘就用开塞露:开塞露可作为短期缓解便秘的手段,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提肛肌松弛不良,甚至引发更多排便问题,因此应避免长期依赖。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管理,调整生活习惯,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可以有效缓解便秘,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