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11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 了解这些“肠”识, 远离结直肠癌威胁 - 数字报刊系统 尺桡骨骨折护理全攻略 药品说明书的“秘密”  了解这些“肠”识, 远离结直肠癌威胁 怎么治疗带状疱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了解这些“肠”识, 远离结直肠癌威胁

作者: 钦州市中医医院 张丽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癌”这个字眼总是让人闻之色变。而结直肠癌,作为癌症家族中的一员,正悄悄地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您是否想过,为什么这种疾病会越来越常见?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结直肠癌的奥秘,了解那些能让我们远离其威胁的重要“肠”识。

结直肠癌究竟是什么?

结直肠癌,顾名思义,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结肠和直肠是我们消化系统中负责吸收水分、形成和储存粪便的重要部分。当这部分的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并逐渐失去控制时,就可能形成肿瘤。

想象一下,我们的肠道就像一条长长的运输通道,食物在其中被消化、吸收,最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而结直肠癌就像是这条通道中的“路障”,阻碍了正常的运输过程,不仅影响了身体的消化功能,还可能扩散到其他器官,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结直肠癌为何如此“猖狂”?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钟情于高热量、高脂肪、低纤维的食物,比如炸鸡、薯条、汉堡等。这些食物在满足味蕾的同时,却给肠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使得肠道蠕动减缓,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有害物质与肠道黏膜接触的时间增加,从而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缺乏运动: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或者沉迷于电子设备,缺乏足够的运动,这会导致肠道的蠕动能力下降。就好比一台机器,如果长期不运转,就容易生锈出故障。肠道也是如此,缺乏运动,肠道的“工作效率”降低,毒素容易堆积,为结直肠癌的发生埋下隐患。

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携带了容易导致结直肠癌的基因突变。如果家族中有近亲患有结直肠癌,那么自己患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这就像是遗传给我们的一个“潜在炸弹”,需要我们更加警惕和关注。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肠道的修复和防御能力也会减弱。因此,中老年人更容易受到结直肠癌的“侵袭”。

结直肠癌的早期信号

结直肠癌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我们能细心留意身体发出的一些细微信号,还是有可能早期发现的。

比如,排便习惯的改变。原本规律的每天一次大便,突然变成了一天多次或者几天一次;大便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变得细长或者扁平;粪便中带有血迹或者黏液,这可能是肿瘤表面破溃出血引起的。还有,经常感到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正是结直肠癌在向我们发出的“警报”。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健康饮食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膳食纤维就像肠道的“清洁工”,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有害物质。减少红肉(如牛肉、猪肉)和加工肉类(如香肠、培根)的摄入,这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适量运动
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不仅能增强肠道的蠕动功能,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让我们的身体更有能力抵御癌细胞的“入侵”。

定期筛查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自40岁开始上升,对于一般风险人群,建议从 40 岁开始,每5—10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或比家族中最早确诊结直肠癌的年龄提前10年开始,每5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结肠镜就像是一个“肠道侦探”,能够直接观察肠道内部的情况,发现早期的病变并及时处理。

控制体重
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肥胖。肥胖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及时治疗肠道疾病

患有肠道疾病,如结直肠息肉、肛裂、痔疮等,应积极治疗。通过在筛查过程中及时切除直肠息肉或癌前病变,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

如果不幸患上了结直肠癌,也不要过于恐慌。现代医学已经有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的结直肠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达到治愈的效果。对于中晚期的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来控制病情。

手术就像是一场“攻坚战”,医生会尽力切除肿瘤组织;化疗则像是“全面清扫”,通过药物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放疗像是“定点打击”,用射线集中消灭局部的肿瘤细胞;靶向治疗则像是“精确制导导弹”,专门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攻击。

总结

结直肠癌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它,掌握相关的“肠”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筛查,就能有效地远离它的威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爱自己的肠道健康,为美好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