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11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 - 数字报刊系统 家长必看的宝宝疫苗全攻略 妇女保健的小妙招 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 老年人口腔修复后的注意事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

作者: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李广洪

在迎接新生命降临的喜悦时刻,新手父母们或许会遇到一个让他们稍感困惑的现象——新生儿黄疸。黄疸,这个听起来略带神秘的词汇,实际上是指新生儿皮肤、巩膜(眼白部分)以及黏膜出现黄染的一种表现。本文将详细为您解析新生儿黄疸的奥秘,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自然现象。

新生儿黄疸的基本概念

黄疸,顾名思义,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巩膜等组织呈现出黄色的现象。胆红素是一种由红细胞分解产生的黄色色素,在正常情况下,它会被肝脏处理并随胆汁排出体外。然而,在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胆红素的处理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黄疸。

成因分析:

胆红素生成过多:新生儿期,宝宝的红细胞数量相对较高,且寿命较短,因此胆红素生成量较大。

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

胆红素排泄障碍:新生儿肠道蠕动较慢,胆红素在肠道内的重吸收增加,加剧了黄疸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的类型及特点

新生儿黄疸大致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黄疸

发生时间:通常发生在出生后2-3天。

特点:程度较轻,一般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随着肝脏功能的逐渐

成熟和肠道蠕动的加快,黄疸会在出生后一周至两周内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

发生时间:可能出现在出生24小时内,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复现。

特点:持续时间更长,黄疸程度更重,且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尿液颜色异常等。病理性黄疸通常由感染、溶血、肝脏疾病、胆道闭锁等病理因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如何识别新生儿黄疸

识别新生儿黄疸,关键在于细心观察。

观察要点

皮肤颜色:定期检查宝宝的皮肤颜色,特别是面部、躯干和四肢的暴露部位。若出现黄色,则可能提示黄疸。

巩膜颜色: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巩膜应为白色或略带淡蓝色。若出现黄色,则高度怀疑黄疸。

其他症状:注意宝宝是否有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症状。

专业检查

医生通常会通过血液检查来测量宝宝的胆红素水平,以确定黄疸的严重程度和性质。根据宝宝的病情,医生可能还会进行肝功能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新生儿黄疸的处理方法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处理,应根据黄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生理性黄疸

无需特殊治疗:由于生理性黄疸是自然现象,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保证充足喂养:促进宝宝排便,有助于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

多晒太阳:可以让宝宝多晒太阳(注意避免直射眼睛和强烈阳光),因为阳光中的蓝光有助于胆红素的分解和排泄。但具体时间和方式需咨询医生。

病理性黄疸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治疗。

光疗:光疗(蓝光照射)是治疗病理性黄疸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光化学反应促进胆红素的分解和排泄。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宝宝的病情使用药物治疗,如酶诱导剂、白蛋白等。

换血疗法: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极高或伴有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家庭护理与预防

在家庭护理方面,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黄疸变化,并采取以下措施:

家庭护理要点:

密切观察:定期观察宝宝的黄疸程度和范围,并记录下来。一旦发现异常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浴用品,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如果因特殊原因需要人工喂养,应确保奶粉的配比正确,避免过浓或过稀。

避免感染: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减少接触感染源的机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宝宝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预防措施

加强孕期保健:避免孕期感染和药物使用不当等因素对胎儿造成影响。

提高安全意识:家长应了解黄疸的相关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以便在宝宝出现黄疸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

结语

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它,就不必过于担心。作为家长,我们应保持冷静的心态,科学育儿。遇到疑问时,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同时,关注宝宝的健康成长,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宝宝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