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便是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健康问题,其中幼儿贫血便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幼儿贫血,以及如何科学有效地补铁。
幼儿贫血的概念及危害
1.什么是幼儿贫血?
幼儿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 个月至 6 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 110g/L 即可诊断为贫血。
2.幼儿贫血的危害
(1)影响生长发育:贫血会导致幼儿身体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增长缓慢。长期贫血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使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差等问题。
(2)降低免疫力:贫血的幼儿免疫力较低,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如感冒、肺炎等。频繁生病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进度。
(3)影响心理发育:贫血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精神不振等情绪问题,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幼儿贫血的常见类型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幼儿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的。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当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时,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2.巨幼细胞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 B12 或叶酸引起的。维生素 B12 和叶酸是参与 DNA 合成的重要物质,缺乏时会导致红细胞发育异常,出现巨幼细胞贫血。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贫血类型,主要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率较低,但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
幼儿贫血的原因
1.先天因素
(1)早产或低体重出生:早产或低体重出生的婴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铁储备不足,容易发生贫血。
(2)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等,会导致幼儿贫血。
2.饮食因素
(1)铁摄入不足:母乳中的铁含量较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在 4 个月后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配方奶中的铁含量虽然较高,但如果孩子奶量不足,也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
(2)维生素 C 摄入不足:维生素 C 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如果孩子饮食中缺乏维生素 C,就会影响铁的吸收,增加缺铁性贫血的风险。
(3)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有些孩子挑食、偏食,只喜欢吃某些食物,导致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容易发生贫血。
3.疾病因素
(1)慢性疾病:如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病等,会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导致缺铁性贫血。
(2)失血:如鼻出血、肠道出血等,会导致铁丢失过多,引起缺铁性贫血。
补铁有道 —— 科学补铁的方法
1.合理饮食
(1)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①动物性食物:瘦肉、肝脏、动物血等是富含铁的动物性食物,且铁的吸收率较高。可以将瘦肉、肝脏等做成肉泥、肝泥等给孩子食用。
②植物性食物:黑木耳、紫菜、豆类、菠菜等是富含铁的植物性食物,但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低,可以与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一起食用,以提高铁的吸收率。
(2)增加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摄入:
维生素 C 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猕猴桃、青椒、西兰花等。
2.选择合适的补铁制剂
如果孩子贫血较为严重,仅靠饮食调整无法满足身体对铁的需求,医生可能会建议给孩子服用补铁制剂。在选择补铁制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补铁制剂: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铁的需求量不同,应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补铁制剂。
(2)选择口感好的补铁制剂:有些补铁制剂口感较差,孩子不愿意服用。可以选择口感好的补铁制剂,如口服液、咀嚼片等。
(3)注意补铁制剂的副作用:补铁制剂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在服用补铁制剂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3.注意饮食搭配
在给孩子补铁的同时,应注意饮食搭配,避免影响铁的吸收。例如,牛奶、茶叶、咖啡等会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与含铁丰富的食物一起食用。
幼儿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家长应引起重视。了解幼儿贫血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科学合理地给孩子补铁,预防幼儿贫血的发生,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