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10月1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中医调理让慢阻肺不再“慢” - 数字报刊系统 尿结石泌尿系结石患者的运动有讲究 中医调理让慢阻肺不再“慢” 中医怎么缓解便秘 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华法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调理让慢阻肺不再“慢”

作者: 南宁市邕宁区中医医院 卢彦希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以持续的气流受限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中医调理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慢阻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介绍中医对慢阻肺的认识、中医调理的方法以及生活辅助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提升生活质量。

 

中医对慢阻肺的认识

 

在中医理论中,慢阻肺归属“肺胀”“喘证”范畴,其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紧密相关。肺主气、司呼吸,易受外邪侵袭而致病。久病可导致肺气虚耗,同时影响脾气,形成肺脾两虚。肾为气之根,肾气亏虚则影响气息调控,导致痰饮生成。因此,肺脾肾三脏虚损是慢阻肺的重要内在因素。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针对慢阻肺患者,会根据其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旨在实现最佳治疗效果。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医在慢阻肺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和个性化关怀。

中医调理慢阻肺的方法

 

中医调理慢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以及中医外治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慢阻肺的治疗。

 

1. 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手段,常用中药材包括黄芪、党参、茯苓等。黄芪能补益肺气、固表止汗,增强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党参则能健脾益肺,改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效,能消除体内痰湿,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在经典方剂方面,六君子汤和补肺汤常用。六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组成,能益气健脾、燥湿化痰。补肺汤则由人参、黄芪、五味子、熟地等组成,能补益肺气,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2.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呼吸功能。常用穴位包括肺俞、定喘、足三里等。肺俞穴位于背部,是肺脏的背俞穴,具有宣肺理气、止咳平喘的作用。定喘穴位于颈部,能缓解哮喘、咳嗽等症状。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可健脾和胃、扶正培元,增强患者体质和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3.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涵盖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等方法,通过刺激皮肤表面的穴位和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慢阻肺症状。拔罐疗法能拔出体内寒湿之气,减轻咳嗽、咳痰等症状。刮痧疗法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穴位贴敷疗法则是将中药贴于特定穴位,借助药物刺激和穴位传导,达到治疗目的,为患者带来便利。

中医调理的生活辅助

 

除了专业的中医调理,慢阻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采取辅助措施来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调养是关键,患者应多食用具有润肺、止咳、化痰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梨等,这些食物能滋养肺脏,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同时,需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适度的运动锻炼也必不可少,它能增强患者体质和免疫力,改善呼吸功能。太极、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是佳选,能调节呼吸,增强肺活量,缓解呼吸困难。

 

心理调适同样重要,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可通过放松练习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并寻求家人、朋友或医生的帮助和支持,共同应对疾病挑战。

中医调理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医调理时,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务必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调理,避免自行用药或尝试未经证实的方法。中医调理强调个性化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方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2. 患者应长期关注病情变化,并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慢阻肺为慢性疾病,需持续关注,若出现病情加重或新症状,应及时就医。

 

3. 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适时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中医调理是动态过程,需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患者应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和身体状况,以便医生做出相应调整。

结论

 

综上所述,中医调理在慢阻肺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及中医外治法等手段,结合饮食调养、运动锻炼和心理调适等生活辅助措施,患者能有效管理慢阻肺症状,提升生活质量。然而,进行中医调理时,患者也需注意相关事项,确保治疗安全有效。让我们携手努力,让慢阻肺患者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