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1月0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人文关怀:实习生思政的重要一环 - 数字报刊系统 骨折要打钉?相关科普知识了解下 口腔溃疡的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法 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 人文关怀:实习生思政的重要一环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文关怀:实习生思政的重要一环

作者:谢宝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在医疗领域,人文关怀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实践理念,旨在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和精神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实习生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一员,其思政教育也应将人文关怀作为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人文关怀在实习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人文关怀在实习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

 

1.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实习生作为医疗团队的一员,需要与患者进行频繁的沟通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理解患者的情感和想法,能够更好地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通过加强人文关怀的培养,实习生可以学会倾听、表达和反馈的技巧,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 提升职业道德,强化职业责任感

医疗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风险的领域,医生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实习生作为未来的医生,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通过加强人文关怀的培养,实习生可以深刻认识到医学的本质和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患者生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弘扬医学精神。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共同成长

医疗工作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医生需要与护士、技师、药师等多个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实习生作为团队的新成员,需要快速融入团队,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加强人文关怀的培养,实习生可以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团队精神,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实习生思政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途径和方法

 

1. 加入人文关怀相关课程和讲座

在实习生的思政教育中,可以加入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的课程和讲座,让实习生掌握人文关怀的理论知识。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实习生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背景,掌握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2. 组织实习生参与临床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是实习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实习生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可以让实习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人文关怀的理念。例如,可以安排实习生参与患者的诊疗过程,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和社会背景。同时,也可以组织实习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服务和关怀。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实习生深刻体会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3. 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医院文化氛围

 

医院文化氛围对实习生的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医院文化氛围,可以让实习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例如,可以在医院内设置文化墙、宣传栏等,展示医院的历史和文化、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和患者的故事等。

 

4. 邀请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医护人员进行讲座或分享

 

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医护人员是实习生学习的榜样。医院可以邀请这些医护人员为实习生进行讲座或分享,让他们了解如何在医疗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这些医护人员可以分享自己在工作中如何关注患者的需求、如何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等方面的经验和故事。

 

5. 对实习生的思政教育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为了确保实习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医院需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可以通过观察实习生的行为表现、与患者和同事的交流情况等方面,了解其实施人文关怀的情况。

 

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充分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取得患者信任。

 

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因为患有癌症而感到极度恐惧和焦虑,无法配合治疗。某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充分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患者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了患者的想法和顾虑。医生提供了心理疏导服务,向患者详细解释了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让患者逐渐放松并配合治疗。最终,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医生也取得了患者的信任。

 

这个案例表明了关注患者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医生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并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文关怀在实习生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境熏陶、榜样示范以及反馈与评估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实习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人文关怀的理念。同时,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可以培养更多具有关爱精神和责任感的医学人才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作出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