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12月2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认识并战胜细菌性阴道病 - 数字报刊系统 认识并战胜细菌性阴道病 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病案复印与复制:保障患者权益与信息安全 妇科检查:定期检查,预防疾病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认识并战胜细菌性阴道病

作者: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王冬兰

 细菌性阴道病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这种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因此,认识和战胜细菌性阴道病对于维护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细菌性阴道病的基本知识、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一常见妇科疾病。

 

 细菌性阴道病的基本知识

 

 1. 病因

 正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多种微生物共存,其中以乳酸杆菌占优势。当微生物群发生改变时,会导致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主要有加德纳菌、厌氧菌(动弯杆菌、普雷沃菌、紫单胞菌、类杆菌、阴道阿托波菌等)以及人型支原体,其中以厌氧菌居多。常见的原因包括过度使用抗生素、多个性伴侣、频繁性交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免疫力低下等。

 

 2.症状

 10%-40%病人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口或内部灼热感、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分泌物呈灰白色。

 

 诊断与检查

 

 诊断细菌性阴道病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医生询问、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以下是各项检查的详细介绍:

 

 1. 医生询问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包括阴道瘙痒的程度、时间、频率等,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腹痛等。此外,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性生活情况等。

 

 2. 体检

 体检包括妇科检查和全身检查。妇科检查可以观察阴道黏膜是否红肿、分泌物情况等。全身检查可能包括体温测量、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检查。

 

 3.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1)阴道分泌物培养: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对药物的敏感性。

 (2)涂片检查:医生会将阴道分泌物涂在玻璃片上,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以协助诊断。

 

 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标准:1)均质、稀薄、白色的阴道分泌物;2)阴道分泌物pH值>4.5;3)线索细胞阳性;4)胺臭味试验阳性。以上4项中有3项即可诊断。

 

 治疗与预防

 

 治疗细菌性阴道病需要采取综合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以下是关于治疗和预防的详细介绍:

 

 1. 治疗策略

 (1)药物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医生会开具相应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推荐方案: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2次,连服7天;或局部用药:2%克林霉素软膏阴道涂布,每次5g,每晚1次,连用7天或甲硝唑阴道栓(片)200mg,每晚1次,连用5—7天。替代方案:替硝唑2g,口服,每日1次,连服3日;或替硝唑1g,口服,每日1次,连服5日;或克林霉素300mg,口服,每日2次,连服7日。

 (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以提高免疫力。性伴侣不需要常规治疗。

 

 2. 预防措施

 

 (1)保持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香皂。内裤要勤换洗,并置于通风处晾干。

 (2)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度使用。

 (3)避免不洁性行为:避免与多个性伴侣接触,进行性生活时要注意卫生,佩戴安全套做好防护措施。

 

 战胜细菌性阴道病的实用建议

 

 战胜细菌性阴道病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以下是几点实用的建议:

 

 1. 增强信心: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只要积极治疗和预防,是可以战胜的。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医生的诊断与治疗。

 

 2. 科学护理:在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的同时,患者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3. 定期复查:在治疗期间和治愈后的一段时间里,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这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复发情况。同时也可以让医生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综上所述,细菌性阴道病虽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积极治疗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地治愈疾病,减少复发,从而维护自身的健康。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疾病。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细菌性阴道病,恢复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