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12月2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男性常见病——前列腺增生 - 数字报刊系统 男性常见病——前列腺增生 神经内科医生教你如何“脑补”健康 地中海贫血的真相:遗传疾病,科学认知 脑卒中康复的体位护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男性常见病——前列腺增生

作者:广西贺州市中医医院 李德朝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发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前列腺疾病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前列腺增生会给男性朋友带来身体健康方面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那么对于前列腺增生的知识你都知道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

 1、储尿期的症状

 储尿期的症状主要以尿频、尿急、夜尿增多为主,尿频是早期出现的症状,特别是在夜间较为明显,夜间的排尿次数增多,但是每次的尿量较少,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膀胱憋尿功能降低,膀胱的残余尿量增多,患者的排尿时间间隔更短,部分患者的尿频现象会更加明显,并且会伴随有尿痛、尿急、尿不尽的情况。

 2、排尿期的症状

 这个阶段的主要症状是尿线分叉、排尿较为困难等,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的突出症状,并且会随着患者的阻梗程度加重,排尿的困难程度也会加剧,患者的排尿时间延长,尿线细而无力。部分患者也会存在血尿、尿路感染、膀胱结石、肾积水等症状。由于个体的差异性较大,所以具体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前列腺增生的病因

 1、性激素影响

 通过前列腺细胞雄激素受体,雄激素作用于前列腺细胞,影响其生长、增生或者死亡,前列腺的增生和雄激素比例、性激素的受体数量等均有明显的关系。前列腺增生与体内雄激素及雌激素的平衡失调关系密切。睾丸酮是男性主要雄激素,在酶的作用下,变为双氢睾丸酮,是雄激素刺激前列腺增生的活性激素。性生活过度和刺激性食物等,也会引起前列腺过度充血。反复过度的充血,就容易使前列腺肥大,及前列腺附近的后造成的细菌反复感染,炎症刺激可诱发前列腺增生。

 2、炎症刺激

 前列腺炎是诱发前列腺增生的关键原因,倘若前列腺炎治疗不够彻底,将会导致前列腺充血、肿胀、局部发炎,并且患者的尿道、膀胱等都会出现充血的情况,从而刺激前列腺增生。喝酒和饮食辛辣是诱发炎症的关键,所以大部分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都有饮酒史。

 3、其他因素

 很多人都有憋尿的习惯,长期的憋尿、饮水量减少等均会导致尿液浓缩、患者排尿的次数减少、尿内的毒素沉积、尿液中的有毒物质也会直接损害前列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长时间处于久坐的状态,久坐也会呆滞患者的前列腺血液流通不畅,所以最好每一小时起来活动几分钟,降低前列腺充血的概率。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适用于初期前列腺炎症的患者,当患者的症状不是特别明显时,可以采用这种治疗方式。其中包括患者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定期检查等。对于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倘若症状较轻,并且尚未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观察等待。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首选是α受体阻滞剂治疗,其具有松弛尿道平滑肌的作用,能够起到缓解膀胱出口阻塞的作用,适用于中重度下尿路感染的患者,常见的药物有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坦索罗辛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服药期间应该注意头晕、头痛、乏力、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M受体拮抗剂也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种方式,其能够通过缓解尿肌收缩,降低膀胱的敏感性,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频、尿急、尿失禁情况,对于前列腺体积较小、尿路梗阻的患者最为适用。常用的药物为托特罗定、索利那新、奥西布宁等,患者在服药后需要注意排便情况。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较为适用,特别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而言,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常见的手术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激光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不同类型手术有不同的特点,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选择。

 前列腺增生如何科学预防

 1、饮食方面

 需要做到饮食清淡,多食用蔬菜水果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例如豆制品、鸡蛋、牛肉等。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最重要的是要戒酒,避免前列腺充血肿胀。

 2、生活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久坐,也不能长时间憋尿,避免对膀胱逼尿肌功能造成影响,最终加重病情。

 3、运动方面

 最后还应该适当增加体育运动,在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同时,促进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但是运动的强度不能过大,应遵循科学、适度为主。

 

 前列腺增生对男性的危害极大,一旦发现有前列腺方面疾病应该及时就医,不能掉以轻心,避免导致病情加重。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也很关键,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降低前列腺增生概率的有效方式,所以男性朋友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