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12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糖尿病和吃糖多了有关系吗 - 数字报刊系统 卵巢囊肿必须得手术切除吗 警惕老年甲亢的6种特殊症状 糖尿病和吃糖多了有关系吗 微生物检验样品采集应注意的问题 心律失常——藏在心跳里的隐患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糖尿病和吃糖多了有关系吗

 相信很多人听到糖尿病这三个字,会自然而然的认为糖尿病就是糖吃多了引起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糖尿病的“糖”是指什么

 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包括多糖、双糖和单糖。多糖包括大米、面粉、土豆等,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而单糖则包括葡萄糖和果糖。人体超过50%的能量来源于糖类物质,之所以我们的身体每天都需要摄取适量的糖类物质,是因为糖能参与调节人体的多种重要生命活动,对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糖尿病的“糖”其实是指血糖,当胰岛功能不好时,人体对血糖的调控会失衡,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因此,糖尿病和吃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长期摄入过甜的食物或是含糖饮料等,会导致超重、肥胖,从而增加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但糖尿病患者也不需要避糖如蛇蝎,可以选择进食一些升糖指数较低(即升血糖较慢)的水果,如番石榴、阳桃、苹果等,降低进食后血糖的峰值,有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什么原因会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最终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够被有效利用或储存,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是诱导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利用的物质,还能释放信号让肝脏把多余的葡萄糖贮存好,让葡萄糖们别去血液里“捣乱”。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对于糖尿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胰岛素分泌和作用正常,即便很爱吃糖,也不会患上糖尿病;但如果胰岛素的分泌出了问题,即使平日里一点甜食都不吃,照样有可能会得糖尿病。因此,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不仅仅是控制饮食,还需要关注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的情况,以保持血糖处于稳定水平。

 如何预防糖尿病

 控制饮食:特别是对于肥胖的人来说,控制饮食是非常重要的。肥胖的人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身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进而引起胰岛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要注意饮食的节制和均衡,避免过度摄入高脂肪食物,合理控制每日三餐的摄入量。

 经常运动:运动对于改善糖尿病的血糖水平非常重要。2型糖尿病的发生通常是因为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无法被有效吸收利用,而经常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降低血糖。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坚持进行3-5次,每次做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定期检查:饮食调节、运动调节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方面,但在实施这些调节措施之前,确保进行全面检查并明确病因是至关重要的,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以确保身体的健康和稳定。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如父母或兄弟姐妹,那么应该定期监测血糖。

 对于年龄大于等于45岁、饮食不规律且喜欢重口味食物的中老年人群,也应该定期监测血糖。

 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也不能忽视血糖的监测,因为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存在高脂血症的患者来说,也应该监测血糖,因为高脂血症可能会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血糖升高的风险。

 长期存在高血压的人群也应该随时监测血糖。

 除了以上提到的情况,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情况。例如,高龄妊娠妇女为了避免妊娠期糖尿病,也需要定期监测血糖。

 警惕“糖尿病前期”

 人们常说的“糖尿病前期”是指介于糖尿病和正常人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通常情况下,这些人已经表现出了一些糖尿病的症状,可能患者自身未察觉或者在抽血化验中显示出糖耐量受损。这时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因此往往被忽视。在此期间,很容易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的情况。例如,有些人在饭点到了却没有吃饭时,会出现明显的心慌、手抖和头晕等症状。这时候,吃一块糖就能立即缓解这些症状。这说明血糖发生了大幅波动,转为糖尿病的风险极高,如果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糖尿病前期”患者很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糖尿病,同时此类人群的血糖异常还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相关。

 (梧州市工人医院    吴素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