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1年08月2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侯云德:守在病毒火山口 - 数字报刊系统 优化医师队伍、保障多点执业、强化执业安全 医师法这些变化要关注 侯云德:守在病毒火山口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侯云德:守在病毒火山口

“吐尽腹中丝,愿作春蚕卒;只为他人暖,非为自安息。”在侯云德写的这首名为《决心》的诗中,老科学家的初心可见一斑。

北京南城迎新街上,有一幢浅褐色的5层苏式建筑,一不留神就走过了。外墙上遒劲的爬藤植物,仿佛是不经意间爬上人脸的皱纹。这里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旧址。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侯云德大部分的科研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

2345截图20210828233435.png

当机立断

拍板甲流免疫策略

尽管不再从事一线科研工作,但侯云德身上的担子却未卸下。身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他要帮大伙“出出主意”。

看似轻描淡写,可在病毒病所副所长董小平看来,每当重大疫情来临时,侯云德扮演的都是守在“火山口”上的角色,他要准确把握疫情走向,提出最佳应对方案。

2009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在卫生部的一间会议室里,围绕甲流疫苗接种一剂还是两剂,专家们在激烈地讨论着。根据文献和初步研究结果,侯云德凭借多年积累“一锤定音”,提出甲型流感疫苗一剂接种的免疫策略,不同于世卫组织推荐的两剂接种策略。

一剂次接种有效的判断不是凭空得出的。在疫苗临床试验中,数据显示老年人群对此次的甲流病毒有一定的免疫记忆,一剂便可激活较强的保护性抗体,同时在一般人群中一剂次疫苗可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侯云德说,在应对流感疫情时,除了要评估疫苗一剂次免疫保护效果外,还要充分考虑阻断病毒传播所需要的人群接种率,并结合疫苗的生产和接种能力进行综合判断,否则免疫策略也难以实行。

在一系列科学决策的指引下,中国在87天内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甲流疫苗,并在甲流大规模暴发前上市使用,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干预大规模流感疫情。

一战成名

发现仙台病毒新特性

时光回溯到1958年,29岁的侯云德是苏联医学科学院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的一名留学生。他在导师戈尔布诺娃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副流感病毒。

当时,研究所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动物房里的小白鼠一下子全死光了,而原因不明。查找“真凶”的任务落在了侯云德身上。导致小白鼠死亡的病原微生物是细菌还是病毒?如果是病毒,会是哪个?

通过层层抽丝剥茧,侯云德将仙台病毒列为重点怀疑对象。幸运的是,后来他成功从细胞里分离出了仙台病毒。不止于此,通过深入研究,他还首次证明仙台病毒对人有致病性,发现了仙台病毒可使单层细胞发生融合的现象,并阐明了机理。

仙台病毒可导致单层细胞融合,这一发现是侯云德副博士毕业论文内容之一。鉴于论文的学术成就,苏联高等教育部破例直接授予他博士学位,这是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前所未有的大新闻。

中西并用

发现黄芪抗病毒机理

从苏联学成归来后,侯云德开始着手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的研究。即使在“文革”期间,面临重重困难,侯云德也竭尽所能地坚持科研工作。

古方“玉屏风散”通常用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其主药是黄芪。这便是侯云德锁定黄芪的起源。大量试验表明,黄芪对副流感病毒感染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黄芪的作用机理也逐渐浮出水面:它可以诱生干扰素,促进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有轻微抑制仙台病毒等复制的作用。

在阐明黄芪抗病毒感染机理的同时,侯云德敏锐地意识到,人体自身的干扰素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是正常人体细胞分泌的一类低分子蛋白质,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抗肿瘤作用。1976年,他带领团队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制出临床级人白细胞干扰素,并将技术推广到北京、四川等地。

从零起步

研制我国基因工程药物

人白细胞干扰素用人血制备而成,耗费8000毫升血才能制备1毫克干扰素。产量低、价格贵,导致它难以被广泛应用。能否建立一个生物医药“工厂”,大批量生产干扰素呢?

1977年,美国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生长激素释放因子获得成功。这一突破使侯云德看到希望。他设想,如果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到细菌中去,使用这种繁衍极快的细菌作为“工厂”来生产干扰素,将会大幅提高产量并降低价格。

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在国外刚刚崭露头角,对国内研究者来说,大多只能在文献中一窥真容。于是,侯云德和同事们查找文献,边学边干。他们采用特殊病毒诱生的技术,从上万毫升人血白细胞中,提取了干扰素的信使核糖核酸,其中承载着干扰素的遗传密码。

提取后,要对核糖核酸进行“破译”。文献显示,国外是用非洲爪蟾蜍的卵母细胞来进行实验,但国内没有这种动物,也没有进口经费,最终,北京水产养殖场的非洲鲫鱼成为“救命稻草”。他们用鲫鱼卵母细胞作为替代,采用微量注射法获得了成功,闯出了核糖核酸转译的一条新路。

在各种因陋就简中,中国的基因工程技术雏形逐渐显现,病毒学研究迈入了分子时代。1982年夏天,侯云德团队首次克隆出人α1b 型干扰素基因。随后,他们成功研制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Ⅰ类新药产品——重组α1b 型干扰素。

“尽管和国外同类成果相比,我们晚了一点,但我们研制的干扰素是由中国人基因研制而成,更适应国人体质,同时副作用更小、治疗病种更多。”侯云德自豪地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