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难以忍受?除了止痛药,还可以选择它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3-15 浏览次数:

3月13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陆巍教授的指导下,贵州航天医院疼痛团队首次为一名癌痛患者完成鞘内输注镇痛系统植入技术,帮助患者摆脱疼痛的折磨。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450万,疼痛是癌症病人尤其是晚期癌症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调查显示,约有82%的癌症病人会出现疼痛,其中,至少有60%的患者有极度痛苦的疼痛体验,每天服用大把的止痛药物,副作用极大,恶心、呕吐、便秘、寝食难安等,及停药期后类似戒毒的戒断症状让因癌症而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而且,长期昂贵药费让患者不堪重负,且止痛效果非常有限。

鞘内输注镇痛系统植入技术是一种创新的疼痛治疗手段,通过植入式鞘内输注系统(IDDS系统)将镇痛药物输注到患者的硬膜外腔/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髓的相应位点,阻断疼痛等信号通过脊髓向大脑传递,从而达到减轻和控制疼痛的⽬的。

病例分享

患者8年前确诊肺癌,经“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规律化疗,病情得到稳定控制,但肺癌引起的长期慢性疼痛,加之口服镇痛药的剂量不断增大,出现多种副作用,对患者生活造成了诸多影响。近来,患者疼痛愈发严重,遂来贵州航天医院就诊。

根据患者病情,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贵州航天医院麻醉科疼痛团队邀请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陆巍教授为患者制定实施了“鞘内输注镇痛系统植入技术”,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明显。

自从在脊髓中发现阿片类受体后,椎管内注射阿片类药物作为一种治疗顽固性疼痛的方法,即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得到了临床医生的极大关注,该项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该项目成果应用于临床,将有助于改善晚期肿瘤合并有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来源:贵州航天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