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乡镇卫生院的蜕变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3-13 浏览次数:

在风景如画的茶海之心——凤冈,有一所备受赞誉的医疗机构——永安镇卫生院。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为当地群众的健康福祉默默奉献,成为了百姓心中信赖的健康港湾。

走进永安镇卫生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明亮的大楼和宽敞舒适的院落。院区内绿化优美,道路干净整洁,让人心情愉悦。卫生院的建筑风格现代简约,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近年来,卫生院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不断改善医疗条件。如今,卫生院占地面积达到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开放床位100张。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CT、胃肠镜、数字化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脏彩超等,为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以前来看病,环境差,设备也旧。现在可不一样了,卫生院变得又大又漂亮,设备也先进,我们看病更放心。”崇新村前来就诊的患者李兴斌感慨地说。
    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该卫生院还注重文化建设,通过文化上墙的方式,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氛围。走进卫生院的走廊,随处可见一幅幅精美的健康知识宣传画和温馨的提示语。这些文化墙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宣传健康知识、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看到这些文化墙,感觉很温馨,也能学到很多健康知识。”内科住院患者朱俊碧家属说道。
    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该卫生院不断优化科室设置,提高医疗服务的精准性。目前,卫生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等多个临床科室,以及检验科、影像科、胃肠镜室等辅助科室。每个科室都配备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先进的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
    其中,该院中医科是卫生院的特色科室之一。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康复治疗方面的优势,开展了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深受患者的欢迎。

 “我患有腰椎病多年,经常感到腰痛、脚麻。在卫生院接受了中医针灸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了。”一位正在接受治疗中医患者的陈光福赞不绝口。   

职工的精气神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源泉。永安镇卫生院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外出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全院职工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除了医疗服务,该卫生院还承担着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医院组建了“1+1+N”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深入社区、村寨,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预防接种、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工作。2024年,为辖区内17866名群众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了99.4%;为1456名儿童提供了预防接种服务,接种率达到了97%;为3294名高血压患者和597名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慢性病管理服务,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了84.41%和84.12%。  

“永安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做得很好,经常给我们宣传健康知识,还上门为我们体检,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关爱。”永安镇龙山村李攀秀说道。

远程医疗服务更是为永安镇卫生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通过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实现了患者信息的实时传输和专家的远程诊断。截至目前,永安镇卫生院已经成功开展远程医疗会诊42例,为患者解决了诸多难题。

“以前遇到疑难杂症,我们只能让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现在通过远程医疗,专家可以直接给出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既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费用,又提高了我们的治疗水平。”永安镇卫生院副院长张雄说。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永安镇卫生院发展的重要契机。实现了资源共享、技术帮扶、双向转诊等。上级医院定期派专家到卫生院坐诊、指导手术,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该卫生院的医生也可以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种上下联动的医共体模式,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问题。2024年,上级医院共派遣专家到该卫生院坐诊2000余人次,培训医护人员3200余人次。

“自从加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后,我们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为患者解决更多的疑难杂症,为辖区内的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永安镇卫生院院长付刚介绍。

(本报通讯员  陈伯练)

编  辑:石   磊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