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贵州省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支付资格实行“驾照扣分”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3-13 浏览次数:
3月12日,记者从省医疗保障局组织召开定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政策吹风会获悉,全省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支付资格实行“驾照扣分”制度,通过对定点医药机构相关责任人进行记分,将监管对象由定点医药机构延伸至医务人员和药店经营管理人员,从源头上遏制各类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
此前,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印发的《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省医保局、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管局联合印发《实施细则》,就职责分工、协议管理、登记备案、服务承诺、记分管理、结算清算、修复恢复管理监督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明确,已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近年来,医保基金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依然屡查屡犯、屡禁不止。会议表示,传统监管模式只能处罚医药机构、无法“处罚到人”,这种传统监管模式既让少部分违法违规人员有恃无恐,对遵规守法者也不公平。建立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实行“驾照式记分”,能警示教育医务人员从源头上加强自律管理,有效防止犯罪行为发生,最大程度保护医务人员。
据介绍,记分参照“驾照扣分”模式,以行政处罚、协议处理时间为记分点,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下一个自然年度自动清零。分为9分以下、9(含)至11分、12分3个段次,被记9分以下由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内部教育、培训和管理,记9至11分将被暂停医保支付资格,记12分则被终止医保支付资格。对于一年内累计12分人员,1年内不得再次登记备案;单次累计12分人员,终止医保支付资格,3年内不得再次登记备案。
为保障广大群众及时知情,《实施细则》要求定点医药机构于7个工作日内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被暂停或终止医保支付资格的相关人员,确保患者及其家属在挂号、就医或医疗服务过程前充分知晓。本着教育规范的目的,被记分人员可通过参加学习培训、医保政策制度宣传、飞行检查、专项检查、医保调研等修复分值,累计最多可修复6分,充分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
此外,为避免记分过于宽泛,细则明确限定处理范围,坚持“是谁的问题就处理谁”,实行梯度式记分,畅通修复恢复渠道,健全争议处理机制,切实维护广大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确保公平公正合理。对于医疗资源紧张的村、乡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记分工作将提至市级进行审核,充分研判,稳步推进。同时,各统筹区首次记分、单次记分9分及以上的需报省医保局研究,同步报国家医保局,确保稳妥有序、平稳实施。
(本报记者 文叶)
编 辑:石 磊
二 审:马春晓
三 审:龙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