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遭睡眠 “毒手”,每晚仅能睡两三个小时……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3-07 浏览次数:
近日,儿童睡眠与心理门诊迎来了一位深受睡眠问题困扰的孩子——小明同学。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小明妈妈满脸忧虑地说道:“这孩子一直以来成绩都很优秀,可最近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老师也反馈,小明上课无法集中精神,情绪波动大,还频繁与同学发生冲突。
这些异常表现让小明妈妈忧心忡忡,赶忙带着孩子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儿童睡眠与心理门诊,希望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原来,小明目前就读于初二,正是要升初三的关键时刻,学业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还有各种课外辅导班的任务,因此常常学习到深夜。
不仅如此,小明的爸爸性格特别严厉,对他要求极高,一点小错就大声训斥甚至体罚。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小明晚上睡觉则成了大难题,他总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好容易睡着了,还老是做梦,一点动静就被惊醒。
儿童睡眠时间占每天占比从 50% 到 65% 不等。睡眠对儿童青少年的重要性,并不仅仅体现在单纯时间占比高,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睡眠对于儿童青少年的神经心理发育、体格生长、行为情绪甚至代谢功能的影响。我国约有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在各儿科亚专科中有许多疾病与睡眠密切相关。
刚开始,小明没把睡眠问题当回事,觉得就是学习太累了,过段时间就好。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情况不但没改善,反而越来越糟。现在他每天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早上起来脑袋昏昏沉沉,在学校根本没办法专心,情绪也变得阴晴不定,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小明十分着急,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在这无尽的睡眠困扰和学习压力里苦苦挣扎。
经过细致的评估和诊断,专家判断小明患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心理与睡眠门诊的专家团队对小明的睡眠、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改善睡眠环境、养成规律作息、认知行为治疗、家庭环境改善建议以及心理辅导等。
经过 1 个月的治疗,小明的情绪比之前更加稳定,晚上入睡更快,睡眠也更安稳了。在学校里,他与同学发生冲突的次数明显减少,注意力也有所改善。
早期预防睡眠问题,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改善孩子睡眠质量至关重要。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儿童睡眠与心理门诊开诊以来,已为数十名儿童有效改善睡眠障碍问题,包括儿童夜醒、延迟入睡、失眠、睡眠相关运动障碍等。
下面为家长们带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实用建议:
规律的作息时间
每天固定的上床睡觉和起床时间
舒适的睡眠环境
卧室光线昼夜分明,避免噪音干扰,适宜的温度、湿度,舒适的床上用品
合理的饮食
保证白天饮食均衡,充足的奶制品摄入和水分补充,但睡前不易过饱或过饥,不易过量饮水,避免刺激类食物,如茶、咖啡、甜品等
进行适量的运动
注意需避免在睡前2小时内进行剧烈活动
限制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间
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帮助孩子保持放松的心情,适当给孩子讲诉科学睡眠知识
儿童睡眠与心理门诊
诊疗对象: 0-18岁儿童青少年
诊疗范围:
睡眠问题:失眠(睡眠抗拒、入睡困难、频繁夜醒、早醒)、昼夜节律紊乱、夜惊、梦游等睡眠障碍
心理方面:抑郁、焦虑、厌学、应激反应和适应不良、网络成瘾、人际冲突、自伤、自杀等
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及抽动症等除此之外,还可提供非药物主导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及家庭养育指导等。
(来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