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不重视拖成肾衰竭!医生告诫:保护肾脏,控制好血压是关键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3-04 浏览次数:

57岁的张女士7年前患上高血压,认为年纪尚轻未予重视,既没有定期监测血压,又没有坚持服药,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成肾衰竭,近日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肾病风湿科的紧急救治下才转危为安。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副院长、肾病风湿科主任彭红英教授提醒,原发性高血压控制不好,不仅会引发肾损害,还会伤及身体多个器官,甚至会致命,不能忽视!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每年200万人死亡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患者在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因为没有症状且没有身体上的不舒服,很多人很难通过仪器检查之外的方法发现高血压,而且即使发现了,也不会重视和控制。然而长期高血压会对血管造成严重的损伤,加重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会导致脑梗死、心肌梗死、心衰、肾衰等严重的恶性疾病。

张女士长期患高血压,一直未重视控制血压,近期感到头晕、胸闷,伴呕吐、全身乏力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急诊科就诊。查肾功能:血肌酐720.20μmol/L;血钾6.27mmol/L;脑钠肽:>35000.00pg/ml。以上结果提示张女士出现肾功能衰竭,同时伴有高钾血症、严重心衰,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遂由急诊科转入肾病风湿科。

在彭红英教授的带领下,肾病风湿诊疗团队立即给予强心利尿、急诊置管血液净化治疗。经过积极救治,张女士病情缓解,没有了胸闷气促、血钾恢复到正常值、心衰明显改善。为明确诊断,经进一步检查,发现张女士是高血压引起的慢性肾衰竭而且已进入尿毒症期,需要长期进行规律透析;同时患者还有心功能不全、原发性高血压三级、贫血、免疫力低下等。患者病情危重,为了进一步救治,医院组织多学科进行会诊,围绕患者病情,充分讨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张女士病情逐渐好转,巩固治疗后张女士近日出院。为了感谢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临出院前家属专门赠送锦旗,表达了对医护的救命之恩。

彭红英教授介绍,该病人高血压长期没有得到及时规范治疗,破坏肾脏血管,导致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肾脏功能破坏,导致肾病继续恶化,进展为肾衰竭、尿毒症。

高血压肾损害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略。因此提前预防,彻底避免肾脏因高血压受到伤害。

一、什么是高血压肾损害?

高血压肾损害多指原发性高血压造成的肾小动脉硬化,肾实质损害,进而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改变。高血压肾损害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具有如下特点:(1)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病程常在10年以上;(2)肾小管功能损害早于肾小球功能损害,患者常先出现夜尿增多、尿浓缩功能减退,而后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肌酐升高;(3)尿轻微改变,患者仅有轻至中度蛋白尿,少量红细胞及管型尿;(4)肾功能损害进展缓慢,贫血出现相对较晚;(5)常伴随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二、哪些危险因素能够引起高血压肾损害?

1、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肥胖。

2、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

3、血管性因素:高血压在引起广泛动脉硬化的同时,也加速肾动脉硬化的发生,降低血管弹性,使肾动脉阻力指数增加,使肾脏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肾脏灌注不足,加速高血压患者发生肾损害。

4、血压因素:血压变异性越大,肾小球滤过率越低;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关;脉压差越大,肾损害发生风险越高。

三、积极规范治疗

选择既能降压又无肾毒性的降压药物,常用药物有:(1)钙离子拮抗剂等。(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3)血管扩张剂等。(4)β受体阻滞剂等。

四、积极预防高血压肾损害

1、控制血压达标是最重要的措施,血压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最好能在130/80mmHg以下。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为原则,少食含胆固醇的食物,主食以淀粉为主,保证热量充足。

2、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戒酒。

3、避免不良环境的刺激,控制情绪。

4、按时服用降压药并监测血压、定期到医院复诊检查肾功能相关指标。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