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圈圈机"让绥阳县青杠塘镇百姓迎来"看病新体验"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3-04 浏览次数:

正月里的绥阳县北部乡镇,年味还未散去。在青杠塘镇卫生院放射科门口,70岁的赵大爷举着CT片,脸上却挂着笑:"年前胸口总闷得慌,娃儿说必须去县医院查,哪晓得现在镇里就能照'那个圈圈机'(CT),片子传到县城专家那里,当场就说是肺炎!"

 

赵大爷口中的"圈圈机",正是青杠塘镇卫生院年前刚启用的新一代CT机。这个价值超百万的"大家伙",让该镇及邻近镇村的7万余名群众告别了"做个扫描跑县城"的历史。

此次投用的CT机是该院获得贵州省第三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新投入的16排32层螺旋CT采用新一代探测器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头部、胸部、腹部、骨骼等部位的检查,在精准诊疗和急诊急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的诊断依据。

"过去遇到脑梗病人,光确诊就要耽搁两小时转诊。"青杠塘镇卫生院王院长摸着崭新的操作台感慨,"现在从检查到出报告,县医院的影像科医师通过‘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就能会诊,真正是把救命的时间抢回来了。"

在CT室观察窗旁,笔者看到县人民医院的影像技师正手把手教镇卫生院的年轻医生调整参数。据悉,县人民医院作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单位之一,为更好推进医共体成员单位新设备、新技术应用,专门组建了专家指导团队,定期到各分院开展巡回指导和临床带教,切实保障分院新项目运转好、能持久。"设备要会用,更要会看。现在系统里每份报告都有县级专家电子签名,群众心里踏实。"指导老师解释道。

这种"就医新体验",还进一步延伸到了村级。青杠塘镇卫生院此次同步在距离集镇较远、人口密集的野茶村医疗延伸服务点投用了DR检查设备,并同步实现“远程影像诊断”联网,实现了该村影像检查“零突破”,结束了村民长途跋涉做影像检查的历史,让群众“近”享优质医疗、“小病不出镇”更加变得具象化、真实化。

 

变化看得见摸得着。青杠塘镇开小卖部的孙大姐掰着指头算账:"去年婆婆骨折,包车去县医院检查花了280,现在家门口做检查还不到100块,省下的钱够买半个月降压药了。"数据显示,新设备投用半月来,卫生院影像检查量同比翻了一番,转诊率却下降了近三成。

暮色渐沉,青杠塘镇卫生院的CT室依然亮着灯。值班医生小王刚为最后一个患者做完检查:"现在晚上急诊也能做头颅CT了,前些天救了个脑出血的大爷,要搁以前……"话没说完,急诊铃声又起。窗外,卫生院的LED屏亮起:"您的健康,我们24小时守护"。

这束穿透寒夜的灯光,正照亮着基层医疗蝶变的新图景。当"高大上"的医疗设备遇上"接地气"的服务升级,乡村振兴的健康底色,愈发鲜亮动人。


(供稿:绥阳县卫生健康局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