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贵医附院开展“全国爱耳日”义诊活动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3-03 浏览次数:
3月3日,正值第二十六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健康聆听、无碍沟通”。当天,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在门诊大厅开展了“全国爱耳日”义诊活动,普及听力健康知识的同时,增强公众爱耳护耳意识,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
义诊现场,前来咨询的患者及家属络绎不绝。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们免费为患者进行耳部检查,详细讲解关于听力相关健康科普知识。义诊过程中,发现一些潜在的听力问题患者,医生们及时为患者提供了治疗建议。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赵厚育介绍,耳是人类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也是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他表示,造成听力下降、损失的原因有多种——遗传因素,这种叫做先天性耳聋,新生儿在做听力筛查时,可以及时发现听力问题,三岁以前是关键时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炎症因素,继发中耳炎是最常见的,游泳、不当挖耳以及噪音影响等均会引发听力下降;还有一种是突发性耳聋,原因不明,但很多生活习惯是诱发因素,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运动不科学等;再有就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有可能造成耳朵微血管微循环障碍,从而影响听力下降。
社会公众该如何保护好听力?赵厚育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要科学用耳、合理护耳。针对新生儿,尤其是高危新生儿,家长一定要重视听力筛查,及时发现听力问题,及早干预;避免长期接触噪音,避免人为音量过高造成噪声污染,尤其青少年不要长时期佩戴耳机,戴耳机时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内;保持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切勿随意自行挖耳,防范耳部感染外伤;注意均衡膳食,补充维生素B、锌、镁等有益于听力健康的营养元素,并通过适度锻炼增强全身血液循环,以优化耳部微循环状态;感冒要及时治疗,正确擤鼻涕,避免分泌物经过咽鼓管进到中耳,引起中耳炎;游泳时使用耳塞,避免耳进水;要规律作息,正常饮食,科学运动,做好听力保护。
(本报记者 马春晓)
编 辑:周 岩
二 审:杜 明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