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首例!上儿贵州医院为出生仅三天的新生儿成功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隔膜放射状切开术”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2-27 浏览次数:
近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儿童普外科与消化内镜中心、麻醉科、NICU通力协作,成功为一名出生仅3天的十二指肠隔膜患儿成功实施了贵州省首例新生儿“内镜下十二指肠隔膜放射状切开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喂养顺利,未出现呕吐、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此次手术的顺利开展展现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多学科协作与技术创新融合的强大优势,也标志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在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内镜治疗领域迈上了新台阶。
“超级微创”破难题,守护生命“第一餐”
十二指肠隔膜是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梗阻的常见病因之一。患儿在进食后频繁呕吐并且无法耐受喂养,生命岌岌可危。
常规腹腔镜手术虽能解除梗阻,但对新生儿来说,麻醉及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周期长,整体风险较高。
此次采用的“内镜下十二指肠隔膜放射状切开术”,通过自然腔道精准操作,无需开腹,仅在内镜下就可对十二指肠隔膜进行放射状切开,完整解除梗阻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创伤。术后,患儿当日即恢复肠鸣音,次日拔出气管插管后即实现全肠内营养。
多学科协作,铸就生命奇迹
本次手术的成功,是儿童普外、消化内镜中心、麻醉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团队(NICU)等多学科“无缝衔接”的成果。
术前精准评估:通过消化道造影、胃肠道超声等相关检查的精确定位,麻醉科为患儿制定个性化麻醉方案;儿童普外科及内镜中心共同讨论手术方案及并发症处理。
术中默契配合:儿童普外及消化内镜团队默契协作凭借娴熟的内镜操作技术暴露隔膜,实时评估切开深度与范围,避免术中出现穿孔等风险。
术中内镜中心与儿童普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协作
术后全程护航:NICU团队对患儿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制定渐进式喂养计划,实施精细化管道护理。
术后NICU团队精细化管理
“从手术台到监护室,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团队的紧密协作。”儿童普外科唐应明主任表示,“多学科协作不仅是技术互补,更是对患儿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责任担当。”
创新驱动发展,托起新生希望
相较于传统手术,内镜治疗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减少患儿远期腹部瘢痕等心理与社会适应问题,真正实现“生理—心理—社会”多维度的健康保障。此次新生儿“内镜下十二指肠隔膜放射状切开术”的成功开展 ,不仅填补了我省在新生儿内镜微创治疗领域的空白,更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提供了更优治疗选择。
以患儿为中心,续写生命新篇章。此次手术的突破,是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多学科团队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成果。未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将继续聚焦新生儿疑难疾病诊疗技术的创新,强化多学科协作机制,以更优质的技术与服务守护每一位患儿生命之初的健康,为万千家庭托起新生的希望!
(本报通讯员 覃智杰 刘婷婷)
编 辑:石 磊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