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提升妇幼健康服务 推动全县健康事业持续发展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2-24 浏览次数:

为扎实推进妇幼健康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2024年,开阳县以促进妇女儿童身心健康为中心,母婴安全为核心,多措并举抓好妇幼健康工作,推动全县健康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孕产妇全程健康管理筑牢母婴安全防线

以《母子健康手册》发放为载体,推广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为孕产妇建档并免费提供1-5次产前检查、随访及产后42天健康检查。2024年发放母子健康手册3234本,辖区建册率100%。紧盯摸排管理环节。充分发挥村级一线阵地作用,建立育龄妇女孕情监测体系,对村级孕产妇进行摸底排查,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孕产妇健康管理率达100%;紧盯重点对象环节。建立重点孕产妇台账,实行户籍地与评估机构双重随访,针对不同孕妇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特别是对有高风险因素的孕妇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对于评估结果为黄色、橙色、红色、紫色的高危孕产妇,实行县乡村三级个案动态跟踪管理,追踪随访,全年2173例高危孕产妇全部实现闭环管理,管理率100%。累计上门动员和免费转运高危对象100余人次,实现高危孕产妇100%住院分娩;强化救治能力提升。全年召开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管理评审会议4次,各助产医疗机构每季度开展1次应急演练,多科协作配合,完善孕产妇多科联合救治方案,使危重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2024年共抢救危重孕产妇21人次,抢救危重新生儿145人次,抢救成功率100%,全年无孕产妇死亡。

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管理成效显著

实行分层培训制。建立县乡村培训机制,县妇幼保健院每年至少组织1次规范培训及测试,开展1次妇幼专干技能竞赛活动,妇幼健康项目管理中心每月召开一次专干例会,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召开一次乡村医生培训例会,通过分层级、不间断的培训,持续提升妇幼专干服务能力;定期网监查问题。利用贵州省妇幼健康服务平台,县妇幼保健院每月对已建健康档案网上监测,对抽查发现的问题清单式通报,及时纠正孕产妇和儿童健康档案中存在的错项、漏项、不完整等问题,做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信息同步、内容一致,切实提高了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和完整性;落实考核评质量。妇幼保健院每季度一次督导考核,每半年一次绩效评价,将考核结果与公卫项目资金拨付挂钩,各医疗机构高质量落实妇幼类公共服务项目。

2024年共管理孕产妇2676人,建卡率99.14%,早孕建册率95.70%,系统管理率95.63%,产后访视率99.03%;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97.84%,7岁以下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97.84%,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53%;0-36月龄儿童中医药管理率94.86%;新生儿访视率99.70%。

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开阳县在贵阳市排名第一。

扎实做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加强知识普及和出生缺陷防控咨询。落实免费婚、孕检和增补叶酸项目,严把出生缺陷第一道关口。2024年新增叶酸服用4304人,叶酸服用率94.3%,增补叶酸知识率高达98%;完成计划怀孕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评估2125人;强化产前筛查和诊断,推动围孕期、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服务和多学科协作。2024年共2444人参加产前筛查,筛查率高达87.35%,其中免费无创DNA筛查1475人;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促进早筛早诊早治。新生儿疾病筛查2675人,筛查率99.96%;新生儿听力筛查2675人,筛查率99.96%;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2663人,筛查率99.63%;科学防治儿童重点疾病。县妇幼保健院将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早期筛查纳入服务项目,实现视力、听力、肢体、智力等残疾以及自闭症的早期筛查,并健全了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工作机制。

做实做细“两癌”筛查民生实事

通过“线上+线下”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工作群、朋友圈、专题知识讲座、义诊咨询、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等全方位、多维度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筛查期间为厂矿企业、机关单位及特殊人员(环卫工人、困难人群)安排筛查专场,同时进驻乡村开展筛查,做到应筛尽筛,圆满完成宫颈筛查目标人群7500例,乳腺癌筛查3003例。切实将此项民生实事做好、做实、做细,真正让全县妇女得实惠、普受惠。

全面推进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制定《开阳县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建立卫健、教育、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协作机制,成立消除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规范阻断传播工作流程;各医疗机构落实“首诊负责、逢孕必检、逢阳转介”的无缝链接服务,优化咨询、检测、诊断、治疗、随访、管理服务流程;多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消除母婴传播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6场次,免费为感染者提供药物治疗、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服务;强化业务培训和督导,县妇幼保健院开展辖区消除项目专题培训3次,项目督导4次,确保了项目扎实推进,数据信息真实、完整、准确。2024年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率均达到100%,艾滋病感染产妇0人,全年无经母婴传播的先天梅毒及艾滋病感染儿童,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首剂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达到100%,有效避免和减少了儿童新发感染。

扎实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充分利用视频、抖音、电子显示屏、印发资料、义诊咨询、举办知识讲座、开具健康教育处方、赶集日宣传等形式,大力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癌”检查、传染病防控、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等常识及相关惠民政策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自我保健、自觉自愿接受服务的意识。指导各乡镇利用“出生缺陷日”、“母乳喂养周”等重大卫生节日开展公众咨询宣传活动7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义诊咨询群众2000余人次,健康讲座52场次,讲座受益12000余人次。全县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妇幼宣传标语100余条,县乡各医疗机构通过各自微信公众号发布(转发)妇幼健康政策及科普信息500余条。

(本报通讯员 郑智慧)

编  辑:石   磊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