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白肺”患者!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多学科医护生死竞速“抢回”患者生命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1-24 浏览次数:

“这4天时间我真是从鬼门关走了一圈,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出院后邀请你们到我的农庄坐坐,我要亲自掌勺,以表我的心意!”近日,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重症医学科转入普通病房的老曹,激动地对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说。前后80个小时,从气管插管到痊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上演了一场与病魔赛跑的生死时速。

今年50岁的老曹,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厨师,在市郊经营着一个农家乐。近日突然出现发热伴干咳,本身患有尿毒症的他以为只是着凉感冒了,没引起重视,想着等到透析的时候一起看医生。

几天前老曹来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肾病风湿科做血液透析。血透过程中,医生发现老曹体温高达40℃,同时出现呼吸困难,随即收入肾病风湿科病房,病房医生立即予经鼻高流量氧疗,然而,氧饱和度仍仅能维持在90%左右,呼吸困难越发严重。当日被转入重症医学科救治。

转入重症医学科后,重症医学科黄祥主任立即带领医护团队组织抢救。完善相关病原体检测,结合胸部CT,发现他并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并发的病毒性肺炎,并且合并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此时已经出现“白肺”!这对原本就患有尿毒症和糖尿病的老曹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即使逐渐增加吸氧浓度,甚至一度给予吸纯氧,但他的指脉氧饱和度只能勉强维持在85%左右,且有进行性下降趋势,病情迅速恶化,生命垂危!

白肺

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医院立即启动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给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患者呼吸氧合情况改善仍不明显,顽固性低氧血症且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在针对病因积极抗病毒及抗感染的基础上,根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原则,加之患者基础肾衰竭无尿病史,予床旁血液净化、肺保护性通气、肺复张等措施,但患者呼吸情况仍有恶化趋势。

重症医学科黄祥主任果断选择呼吸机辅助通气情况下俯卧位通气治疗,甚至一度考虑若老曹呼吸情况不能改善或者进一步恶化,最终可能需要行ECMO呼吸支持。但老曹是幸运的,经过积极治疗及多次俯卧位通气治疗后,老曹呼吸情况逐步改善。终于,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下,老曹病情得以缓解,逐渐脱离生命危险,拔除气管导管,结束了长达80小时的有创机械通气,走出了重症病房。

据黄祥介绍,“白肺”是肺部影像学一个口语化的描述。正常情况下,人们进行X光和CT检查时肺部透光度良好,没有异常密度影。当肺部出现炎症或感染,病变范围达到70%—80%时,肺部影像学检查看起来呈白茫茫的一片,“白肺”因此而得名。“白肺”常伴随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肺泡出血等症状,是重症肺炎中的一种。

黄祥表示,冬春季节是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流感高发,重症肺部感染发病率相对较高、病死率高,需要高度警惕。

此次案例成功救治,再一次彰显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在危重症救治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了各学科的优势资源,为疑难重症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