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卫生院: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与公卫服务提级两手抓 守好乡村群众健康门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1-23 浏览次数:

1月16日,68岁的洪老伯已连续到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针灸5天,腰椎压迫导致的坐骨神经痛缓解不少,听闻疗程即将结束,洪老伯整个人精神焕发。

“我这老毛病每年总要去医院住一段时间,现在好了,镇卫生院就能做针灸康复,早上过来中午就能回去,车费、生活费都省了一大笔,关键是医疗费用也不高、效果好,一个疗程200多块钱,真的太好了。”

洪老伯的良好就医体验源于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卫生院位于乌当区北部,是2023年我省第二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之一。该院在原有的乡镇卫生院资源基础上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也让周边群众能够在当地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

取长补短 壮大基层医疗力量

紧扣满足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就诊需求,羊昌镇中心卫生院通过引进优质医疗人才、争取总院派驻专家坐诊等方式提升诊疗服务能力,并选派医务人员到总院进修学习,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中医科是该院着重打造的特色科室之一。据科室引进医生王琪介绍,目前科室在常规开展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可开展针刺、拔罐等六类10项诊疗项目,分别设置了男、女患者治疗室,能够容纳12名患者同时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临近旅游打卡网红地——花画小镇的区委实际,该院建立羊昌镇避暑旅居客人服务群,为前来旅行的游客提供医疗有关服务,目前群内人数已达200余人。2024年暑期,医院首次开展三伏贴项目,吸引了多位旅居游客前往体验。据统计,2024年,中医科诊疗人才接近200人,相较2023年翻了一番。

在医院口腔科,70多岁的陈大嬢刚刚接受了第一次根管治疗,困扰几月之久的牙痛明显减轻,陈大嬢高兴得合不拢嘴,对于医嘱连连答应:“知道了,太刺激的东西不能吃,有害牙齿健康,谢谢医生!”

“以往牙痛卫生院只能给开些止痛、消炎的药物,现在好了,拔牙、补牙、镶牙等等在家门口就能做,避免外出就医的麻烦,医疗技术还不输区里面,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一位前来拔出智齿的患者说。

现今,羊昌镇中心卫生院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口腔科、儿科、妇科,同时成立院前急救站,24小时接受贵阳市120急救中心调派任务,改善院区、病区环境以及床单元,可以开展清创缝合、体表包块切除、残端修整等常规手术。

公益导向 扎牢健康防护网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羊场镇中心卫生院始终紧盯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等。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卫生院通过组建县、乡、村三级医护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将辖区11个村划分为三个网格,乡村医生与镇卫生院、医共体总院医生联动,为群众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就医服务。

58岁的卢铁长期在乌当区务工,近日常感头晕,村医前往查看后发现其血压低压过高,第一时间与镇卫生院签约服务医生取得联系,将其送至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经其指导调整用药,血压已趋于稳定。

蛇年春节将至,牵挂签约服务对象健康,第一服务团队来到羊昌村小山组赵志琴家,询问其健康状况。“谢谢你们关心,隔段时间就来看我,家里一切都好,就是吃的高血压、高血糖的药其中有个药必须去乌当区医院开,要是镇里也能开就更好了。”

“大嬢,我看过了,您吃的降糖药、降压药卫生院都有的,就是其中有一种药是新型复合药,近期刚上市不久,您需要的话总院和卫生院是联动的,可以从总院调来。”同行的乌当区人民医院派驻羊昌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何一帆说。

得到肯定的答复,赵志琴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据统计,2024年该院门诊人次近25000人,同期增长15.78%,医疗性收入(不含药品)突破70万元,同期增长36.94%。“乡镇卫生院是距离群众最近的医疗服务窗口,我们将坚持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与公共卫生服务提级两手抓,壮大医疗服务力量,抓实医防融合,实现从治病向防病转变,为辖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何一帆说。

(本报记者   文叶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