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会︱刘敏琳代表:守护村民健康“最后一公里”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1-23 浏览次数:

寒来暑往,四季轮转,转眼2025贵州省两会已至。随着两会召开,来自医药卫生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健康贵州建设提出了不少“接地气”“冒热气”的建议、提案。

让我们跟随记者走近代表委员,听他们介绍履职感悟、大会期间关注的话题,以及新的一年里的工作打算和美好期待。

刘敏琳代表:守护村民健康“最后一公里”

“常住人口3876人,高血压患者238人,糖尿病患者33人……”说起村里人的健康状况,省人大代表、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五星社区村医刘敏琳清清楚楚。

2007年,刘敏琳与丈夫顾怀景来到五星社区,夫妻搭档,一个做妇保员,一个做防疫员。

“那时,五星社区的卫生室不到50平方米,分5个小间,又小又窄,病人多的时候只能挤在外面,坐在凳子上输液。”回忆起当时的艰苦条件,刘敏琳十分感慨。

2017年,环境简陋设备陈旧的小平房变身为一栋两层150平方米的大房子,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分区,病人输液也有座椅了。“你看嘛,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刘敏琳点开手机找出了卫生室的照片。

环境大有改善,设备也添置了不少。如今,五星社区卫生室有空气消毒机、担架、诊疗床、吸痰器等等医疗设备。同时,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刘敏琳通过努力,于2017年取得了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执照。丈夫顾怀景则在2023年拿到了执业医师证书。

18年来,刘敏琳用脚步丈量村民的健康之路,用双眼见证贵州乡村医疗发展变化——以前,村里都是泥土路,晴天出诊一头灰、雨天一身泥;现在,户户通水泥路,刘敏琳出诊时也坐上了小汽车。

环境改善了,能力提升了,唯一不变的是为基层百姓健康服务的初心。

身为人大代表,又是一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者,刘敏琳背着医药箱,跑遍社区每一条小道,清楚记得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病种的随访频次不一样,同一病种达标和不达标的随访频次也不一样。”特别是对村里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刘敏琳给予了更多关心和帮助。

 70多岁的空巢老人王罗筛家离卫生室只有500米,身体不好、行走不便。“平时有个头疼脑热时老人不愿意也不方便到卫生室来,我巡诊时就经常拐到老人家里看看。量个血压、测个体温,老人知道有我惦记着,也很安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全心全意的为民情怀。刘敏琳表示要继续扎根基层,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和医务工作者职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守护村民健康‘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龙艳 贵州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 杨蔓薇 程丹 余俊飞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