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卫生健康工作重点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1-21 浏览次数:

1月19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贵阳隆重开幕。省长李炳军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现场聆听并梳理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加强“一老一小”服务、深入实施“七个专项行动”、完善五级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加强公立医院管理、深化疾控体系改革以及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内容传递着卫生健康工作的关键点。

报告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提到,全省切实加大民生投入,人民福祉持续增进。其中,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启动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期项目建设,优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运营管理模式,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金海湖院区开诊运营,推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帮扶遵义;新增三级医院22家;县域医共体达140个,新建县域医疗次中心50个;在全国率先开展转诊中心试点;铜仁市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贵州);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总体平稳。加强“一老一小”服务。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敲门行动”服务失能老年人12.15万人;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建设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25家,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个以上。

报告在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中明确,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持续提升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实施“七个专项行动”,健全完善五级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期项目,推动北京协和医院贵州医院一期建成开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帮扶遵义合作协议加快落地,支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与省外高水平医院开展帮扶共建;深入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66个脱贫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3000个村卫生室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县乡村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帮扶协作,强化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和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加快补齐儿科、精神卫生科等短板。完善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加强公立医院管理;深化疾控体系改革,加强疾控核心能力建设,提升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水平;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建设全省重点实验室。强化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启动实施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在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方面,将进一步提高“院士专家贵州行”等活动实效。

贵州省每年都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更有底色。今年,改造老旧病房10万平方米、床位2000张,新建县域医疗次中心50个;为2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等被列入“十件民生实事”。


(本报记者 马春晓)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