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1.5小时男婴命悬一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新生儿科争分夺秒最终成功救治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1-15 浏览次数:
近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一名“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的患儿,医护团队经过夜以继日的抢救,成功将患儿生命从死神手里抢夺回来,目前患儿已痊愈出院。
男宝宝胎龄38+2周,经剖宫产娩出。出生1.5小时后出现呼吸困难,吐沫,伴口唇及甲床发绀,由外院紧急转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新生儿科治疗。入院时患儿呼吸70—82次/分之间,氧饱和度70%~75%,立即予吸氧后氧饱上升至92%,发绀好转,采取了初步措施,但呼吸困难没有改善,呼吸依旧费力,且进行性加重。
新生儿科团队初步诊断患儿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重,立即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呼吸困难缓解不明显,呼吸窘迫综合征没有改善,患儿生命危在旦夕!时间就是生命,病情就是命令!新生儿科团队积极进行病情讨论,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对患儿给予气管插管,给予气管内注入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并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紧急处理,患儿的呼吸终于有所改善,生命体征也逐渐趋于稳定。这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医护人员们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冷静的操作,赢得了关键的一局。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时刻关注着患儿的病情,精心调整治疗方案,优化护理措施。3天后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暖箱内吸氧,同时继续予抗感染治疗。通过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病情终于好转,顺利脱氧,呼吸平稳,达到了出院标准,目前已经痊愈出院。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病死率非常高。此次该危重新生儿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示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新生儿科在危重新生儿救治方面的专业能力及团队的高效协作,标志着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新生儿科技术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延伸阅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措施:
1、预防早产:对于有早产病史或宫颈过短的孕妇,使用孕酮可以降低早产风险。宫颈环扎可以有效降低高危妊娠的早产率。此外,两次妊娠相隔适当的时间可以降低再次早产的风险。
2、产前预防:对于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在妊娠后期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刺激胎肺Ⅱ型细胞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减少渗出和肺水肿,从而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即使发病,症状也会较轻,能够降低病死率。
3、产后预防:在婴儿出生后半小时内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可以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或减轻症状。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产前孕母未做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的婴儿。愈早预防效果愈好,可以减少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