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自我管理措施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1-13 浏览次数: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终身进行管理和控制。除了药物治疗和定期就医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采取自我管理措施,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管理并发症。下面简要介绍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自我管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

 ①饮食管理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是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基础。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过多摄入糖分和淀粉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因此应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其中,全谷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稳定血糖波动。

②体育锻炼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外,运动疗法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适度的运动和定期的锻炼不仅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还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适度运动非常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它们能够有效地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轻哑铃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运动时要注意预防低血糖,可随身携带糖块。此外,有氧运动还能提高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胰岛素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进一步稳定血糖。

③血糖监测

 定期测量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基础。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患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高血糖可能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而低血糖则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如出汗、颤抖、心慌、头晕等,甚至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血糖监测计划。一般来说,血糖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目标等。对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周测量几次血糖;而对于病情较重的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每天一次甚至多次测量血糖。

④药物治疗管理

 药物治疗管理也不容忽视。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不可自行增减剂量。了解药物副作用,若出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另外,日常要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伤口、水泡等异常情况,因为糖尿病患者足部受伤后愈合慢,易引发感染。还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选择合适的鞋袜。同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

 

作者:王梅 

作者简介:医学硕士,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从事内分泌专业14年,参与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两篇,专长糖尿病和甲亢、痛风等疾病诊断和治疗.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