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饱受胆结石折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家微创取石精准解决难题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01-07 浏览次数:

85岁高龄,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糖尿病、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等多种疾病缠身,手术风险和难度远大于常人,既是对老人身体耐受力的考验,也是对医务人员实施围手术期诊疗、护理的挑战。近日,当老人再一次胆结石发作并伴有腹痛、黄疸、发热症状,情况十分危急,幸得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主任潘耀振教授团队的诊治下,经腹腔镜微创手术成功取出结石,化险为夷,再创医院高龄手术纪录。

半年前,85岁的杨婆婆因胆管结石反复出现腹痛、黄疸、发热,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均因高龄、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高被告知保守治疗。随着发作次数越来越多,频繁出入医院,让杨婆婆早已身心俱疲。好在近日再一次发作时,家属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潘耀振教授团队在高龄患者手术方面经验丰富、技术精湛,随即前来就诊。

面对高龄且病情复杂的患者,医院肝胆外科高度重视,多学科讨论认为,杨婆婆经保守治疗后病情仍反复发作,现在必须实施外科手术取出结石,解除胆总管梗阻,否则会引发重症胆管炎和感染性休克,这将会危及生命。潘耀振教授带领科室骨干医生结合老人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认为患者的确存在手术风险,但是风险可控,并制定了缜密的围手术期计划。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潘耀振(左二)


在手术室及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由潘耀振教授主刀,王兴副主任、罗德荣、万琨主治医师积极配合,为老人进行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非常成功。

由于高龄患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肝胆外科护理团队运用快速康复管理及精心护理,老人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术后第三天就下床活动了。

80岁历来被认为是手术难度跨越的分水岭,主要因素:一是器官衰退,手术和麻醉耐受性差;二是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三是术后恢复慢,容易发生感染,导致肺炎、静脉栓塞等。随着微创手术日益普及,高龄老人手术也逐渐成为常规手术。近年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团队在潘耀振教授带领下,结合腹腔镜技术等微创手术方式,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胆石症的微创治疗体系,在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手术麻醉技术也相当成熟。潘耀振教授表示,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在多学科合作的机制下,高龄老人的肝胆手术我们也能迎刃而解。

(来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