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中医教您如何养生?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12-20 浏览次数:
冬至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随着冬至的到来,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阳气开始缓缓回升。民间流传着“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的谚语,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更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养生智慧,因此养生重点仍是防寒保暖护阳气。
饮食起居:
冬至之后,气候更加寒冷,出门时戴好帽子、手套,系好围巾,穿衣适当,保护好腰、关节以及头、颈、手、脚等部位,防止寒邪侵袭。天气寒冷,心、脑血管等疾病高发,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有不适及时就医。饮食要均衡,冬至进补应以补肾阳为主,选择温补类食物,如羊肉、鸡肉、枸杞、大枣等。这些食材可以炖汤、煮粥,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增强免疫力,抵御严寒。冬至时节夜晚较长,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的恢复至关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晚起,适当午睡养神气,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耗伤阳气。中午时间有条件可以适当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温馨提示:进补应遵循适当原则,切勿盲补、大补特补,同时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摄入蔬菜、水果和粗粮。
穴位按摩:
按摩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的作用。
按摩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可以补肾强腰、固本培元。
每天按摩10-1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情志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可以适当进行一些静心活动,如冥想、太极等,有助于调节情志,养肾安神。
预防为主:
三九贴是中医“冬病冬治”的一种传统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贴敷中药,促进经络疏通、调节脏腑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人体阳气最弱,阴气最盛,此时进行三九贴,对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妇科疾病等有显著疗效。
督脉灸是中国传统外治疗法之一,具有治疗时间长、作用持久、疗效可靠、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督脉灸的面积广、艾炷大、时间长、火力足、温通力强,因此可以大补阳气。
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冬至这个关键时间点,是一年中调养身体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在这段时间里合理进补、科学调理,身体的抗病能力会大大提高,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通讯员 杨坤)
编 辑:石 磊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