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车祸,命悬一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多学科高效协作7个月成功救回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12-16 浏览次数:

12月4日,19岁的小琪在家人陪伴下将一面红彤彤的锦旗送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神经外科彭岗副主任的手中,一家人向救治过小琪的医护人员鞠躬、道谢,言语中充满了对医护人员医疗技术的认可和服务态度的感动。场面温馨、令人动容。

 

事情从今年4月说起。4月11日,小琪像往常一样骑车下班回家,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19岁的小琪生命推向了危险的边缘,随即120将她送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急诊科抢救。 

此时,小琪意识丧失、生命体征不稳,情况危急。神经外科团队接急诊通知后迅速响应,积极参与救治工作。大家各司其职,从精准的影像诊断到救治方案设计,各个环节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治行动即刻展开。 

“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弥漫性脑肿胀、多发脑挫裂伤;双侧硬膜下出血、创伤性网膜下腔出血、多发颅骨骨折、面部挫伤、左侧动眼神经损伤…”患者伤情复杂。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是医学界公认棘手的难题,考验着每一位参与救治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准和心理素质。 

随着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小琪的意识障碍程度进行性加重,情况危急,必须立即进行手术!彭岗带领团队在神经内镜下凭借着精湛的技术,进行“双侧颅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双侧颅内减压术”手术,争分夺秒地为患者清除颅脑内的血肿,手术进行的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团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小琪被转入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治疗,期间,小琪病情反复,一次次的变化考验着医护人员。在重症病房期间,小琪出现腹肌紧张,腹部CT提示:胃、十二指肠扩张、积液,门静脉积气,胃后壁及十二指肠壁积气,胃十二指肠缺血性坏死?穿孔待排,小肠梗阻。紧急联合胃肠外科、肝胆外科会诊,不排除胃肠道穿孔可能!虽然患者病情危重,手术风险极大,但为了挽救这年轻的生命,医护团队决定还要搏一搏。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后,于4月15日进行了“剖腹探查;胃穿孔修补术”,术后转入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住院治疗,持续镇痛镇静、持续亚低温治疗、抑酸护胃、止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补液、清除炎性介质、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小琪病情逐渐平稳。 

由于车祸造成小琪全身外伤,除了皮肤软组织损伤,还发现左锁骨骨折,骨科医师会诊后于5月22日在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左锁骨陈旧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手术。患者病情平稳后出院。 

为了能够早日恢复重新回归社会,小琪于11月8日又来到神经外科在全麻下进行“颅骨修补术”。后经过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周到服务,不久便康复出院了。为表谢意,便有了开头一幕。 

一场场关乎生死的拉锯战,一次次守护生命的接力赛,都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日夜守望与苦苦期盼。一面锦旗,一句感谢的话,传递的不仅仅是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更是患者与家属对医院医护人员的信任与肯定,同时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用行动去诠释医者仁心。

(供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编  辑:石 磊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