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眼科成功救治一名“眼梗”患者 没错!除了“心梗”“脑梗”还有“眼梗”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10-18 浏览次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让我们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温暖。然而,有时候这扇窗户也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暴,面临失明的危机。近日,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眼科成功救治了一名 “眼梗” 患者,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重新点亮了光明。

2024 年 8 月 28 日,一个看似平常的早晨,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生王显彬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诊室,准备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就在这时,一位 67 岁的老年患者焦急地走进诊室,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医生,医生!我眼睛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早上起床几分钟后突然眼前一片漆黑,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过了三四个小时才看到一点点微弱的光!”

王显彬医生立刻安抚患者的情绪,耐心地询问病史。得知黄大爷曾在外院诊断为 “脑缺血,脑梗”,病史长达五六年之久。凭借着专业的敏感和丰富的经验,王医生立即想到这可能是眼科的急症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他深知,这种疾病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导致失明,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视力。

 “眼梗” 急救方法

在这里,有必要向大家普及一下 “眼梗” 的急救方法。一旦发现突然的视力丧失,尤其是像黄大爷这样起床后突然眼前一片漆黑的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因为情绪过度波动可能会加重病情。然后,用手指轻轻按压眼球,每次持续 10 秒钟左右,间断进行几次,这样可以通过增加眼内压力来促进视网膜的血液循环。接着,可尝试频繁眨眼,促进泪液分泌和眼部的血液循环。同时,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专业的救治。

经过仔细检查,王医生发现黄大爷中心视野丧失,视网膜水肿苍白,视网膜血管极细,黄斑呈现 “樱桃红” 样改变,诊断为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也就是俗称的 “眼梗”“眼中风”。作为眼科的危重急症,“眼梗” 的失明率极高,治疗手段也比较局限,时间窗非常短,6 个小时以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超过 6 个小时,失明风险大大增高。

病变部位眼底成像图片

此时,距离发病已有 4 个小时,时间紧迫,刻不容缓。王显彬医生当机立断,立即制定救治方案,及时给予溶栓、扩血管、降眼压、营养神经、抗炎等药物进行抢救治疗。在用药的同时,还对患者进行了进一步的全身性疾病检查,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眼科医护人员们齐心协力,全力以赴。他们深知,每一分钟都关乎着患者的视力能否恢复,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患者的未来。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

在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还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黄大爷独自一人来看病,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医护人员全程陪同,耐心地倾听他的诉说,鼓励他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他们用温暖的话语和贴心的关怀,让黄大爷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经过眼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贴心护理。9月1日,黄大爷的裸眼视力恢复到 0.6,矫正视力恢复到 0.8。当黄大爷再次看到这个清晰的世界时,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激动地说:“我今早能看见了,谢谢你们!”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饱含着对医护人员无尽的感激之情。

这次成功的救治,不仅展示了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眼科的专业实力和团队精神,也为广大眼疾患者带来了福音。王显彬医生表示,眼科将继续秉承 “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的服务理念,用行动诠释 “医者仁心” 的深刻内涵,不断精进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


(供稿: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