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人民医院:检查检验结果认“亲戚” 为群众看病就医持续“减负”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10-17 浏览次数:

换家医院看病,此前的检查就要从头再来一遍,重复排队、重复检查、重复缴费,最终得到同样的检查结果,这让许多群众感到既费时又费钱。为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2024年4月以来,麻江县人民医院积极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工作,为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持续“减负”。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案例回顾:患者李大叔,今年60岁,黔南州福泉市人,近4年来患者反复出现气短症状,冬春季节及受凉后明显,伴咳嗽、咳痰,多为白痰,每年气短时间逾2月,气短症状进行性加重,活动耐为下降,于3月份曾就诊于福泉市人民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其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出院后在院外长期间断氧疗、吸入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间断口服止咳化痰药、清肺颗粒治疗。

近5天来受凉后李大叔气短症状明显加重,进食量减少,全身乏力,于近日就诊于麻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测指尖血氧饱和度低,化验血气分析提示1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重,收入内二科做进一步治疗。

这时,恰逢检验结果互认惠民政策出台,麻江县人民医院内二科紧跟政策,立即查阅到了他在福泉市人民医院的检验报告,并及时给予互认,避免了重复检查,互认项目包含(肺功能检查、胸部CT、胸部B超、腹部彩超等),医务人员根据结果及时提出诊疗方案,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现患者病情已得到好转。

李大叔感慨道:“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真是太好了,不仅节省了700多元,也让我更快得到了治疗,少跑腿,效率高,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为积极响应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贵州省进一步推进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号召,确保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顺利推进与长效实施,麻江县人民医院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制度保障体系,多举措协同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工作。截至目前,医院完成互认的检查检验项目2115项(其中,体现具体互认项目1813项,无具体体现项目302项),上传达标数据225367条,其中检验数据205026条,检查数据20341条;涉及患者群众135名,减免群众就医检查检验费用15000余元,进一步促进了患者受益。

一是强化工作部署。为确保互认工作顺利推进,麻江县人民医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部署落实,按照“应传尽传、应检尽检、抓好内控”的原则,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采取系列有力举措,确保在互认范围内(二级医疗机构之间、二级对三级医疗机构、麻江县医共体总院县域内6家分院,即杏山镇中心卫生院、宣威镇中心卫生院、谷硐镇中心卫生院、贤昌卫生院、坝芒卫生院、龙山卫生院以及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时,无需重复进行相同的检查检验项目。

二是完善制度方案。为建立医疗服务共享机制,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麻江县人民医院根据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落实该项工作,医务科联合信息科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由医务科拟定方案,明确各环节流程和职责,保证检验互认工作落到实处,并要求全院各临床科室,利用科室晨交班、质控会等组织对医师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系统操作培训,做到全体医务人员知晓,全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三是加强培训考核。院信息科将上级检验互认平台嵌入医院信息系统,并全面升级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让本院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可直接查询并认可符合标准的外院检验检查结果,同时编制详细的操作流程,由医务科统一下发各临床科室并反复督促科室组织培训,保证每个医师知晓互认的操作流程等内容,同时利用每月全院院务会通报每周互认工作进展情况,加强互认工作考核力度。

四是做好宣传引导。全院通过质控会及月考评会,反复强调检验结果互认的重要性,提高医师的思想认识,同时通过院级相关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公示宣传;在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听民意办实事、推进检验结果互认”“进入我院,请出示近期检查检验结果”等内容;各门诊科室在显著位置放置“请出示近期检查检验结果”提醒标识;全院职工通过当面告知、打电话、发朋友圈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检验结果互认;院纪委将检验互认纳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实施监督检查,保证就医患者了解此项惠民政策并对医务人员行为进行监督。

在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过程中,麻江县人民医院严格把控质量关,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工作的深入推进,麻江县人民医院有望与更多医疗机构实现检查结果的互认,进一步拓展医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下一步,麻江县人民医院将以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契机,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点”,打通服务“堵点”,治理医疗行为中“痛点”,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服务,为全县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报通讯员 欧清兰 狄先海)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