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医共体总院为分院发展“开方”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10-12 浏览次数:
近日,安龙县紧密型医共体总院主要负责同志在县卫生健康局相关人员的带领下,深入钱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解剖式调研,为中心全面发展把脉问诊,开具发展“处方”,努力补齐短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适宜、安全的医疗技术服务。
目前,安龙县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总院、县妇幼保健院及11个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分院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由于部分分院在发展中定位不准,思路不清,措施不力,管理缺失,服务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业务发展滞后,群众满意度不高,不同程度影响医共体建设的整体推进。总院发现这些不利因素后,立即开展解剖式调研指导。采取召开干部职工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查阅相关资料,走访部分群众等方式,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具有政策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工作措施,为分院把脉“开方”。
“开方”列明: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努力做到“降本、增效、调结构、优服务”;要加强中心内部行政管理,落实“两个允许”,兑现二次绩效分配,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点燃员工激情,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感,人人都为中心发展努力工作;要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避免医患纠纷,加强技术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扩大诊疗目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守临床路径,强化医疗成本控制,降低药占比,让群众花最少的钱能看得好病;要坚持预防为主,规范、真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管理,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诊疗服务有机连接,形成关联链条、上下游关系,落实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工作措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双向转诊机制,中心要接得住“上转下”患者;要加大社会推广力度,打造专病救治特色,既要细分科室,又要多学科密切配合,医生都要动起来,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定计划、定方案、定措施、定考核,变“坐堂行医”为上门服务,建设流动的医院、行走的医师,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要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廉洁行医,依法行医,严守《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规定》及职业操守。响应DIP付费方式,精准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杜绝欺诈骗保行为发生,为群众提供便医、良医、廉医服务。
(本报通讯员 余必用)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