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系列报道:我们想分享给你关于他们的故事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8-20 浏览次数:
一袭白衣,护佑生命之光;一双纤手,抚慰世间疾苦;一颗仁心,驱散千般病痛,这就是中国医师。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对于每一个医生而言,这是一个平凡又特别的日子……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向往和普遍追求。
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基本都离不开医师。他们,日夜在诊室、手术台和实验室,永远活跃在第一线;他们,用平凡而坚韧的肩膀,担负起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今天,我们想分享给你关于他们的故事。
胡建康:在繁忙且充满挑战的医疗领域,他是一位平凡而不平庸的医生,以七年如一日的坚守和无私奉献,在儿童保健的岗位上熠熠生辉。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是他行动的指南。面对儿童保健工作的复杂性与挑战,胡建康医生始终以温柔的笑颜、专业的态度,耐心对待每一个稚嫩的生命。加班加点,只为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安心与希望,他的身影成为了儿童保健科最温暖的风景线。
永不止步,不断探索,是他不懈的追求。胡建康医生深知责任重大,每一次的学习与进修都是为了更好地守护祖国的花朵。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到三甲医院的深造,他不断精进医术,提升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技术技能水平,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精益求精。他细心观察,耐心指导,将专业的保健知识化作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
投身公益,防胜于疗,是他一生的坚持。胡建康医生深知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他积极投身公益,参与下乡义诊与帮扶活动,用微信平台传递儿童保健知识,让更多乡镇上的群众了解保健知识。他用爱心与耐心搭建起信任的桥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勇敢地面对医疗过程,让每一次的诊疗都充满温暖与希望。
胡建康医生是孩子们心中的守护天使,他用专业的技能、无私的爱心和不懈的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在儿童保健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更多的孩子带去健康与快乐,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守护者。
谢贵元:坚守在手术麻醉一线,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默默无闻地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每一位患者带来了安全、无痛、舒适的医疗服务,赢得了患者和同事的广泛赞誉。

工作中,他始终专注于学习产科、妇科及小儿麻醉的专业理论与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积极主动寻求各种进修机会,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进修,专注于妇产科手术麻醉,特别是在产科麻醉及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方面逐渐积累了丰富经验。2020年,主动申请前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修小儿麻醉,系统学习小儿麻醉及其相关的诊疗技术,掌握了小儿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动脉穿刺置管术、骶管阻滞麻醉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等技术。学成归来后,逐渐开展了小儿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手术的麻醉工作,填补了医院在小儿麻醉方面的空白。
未来,他将继续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迎接工作中的每一个挑战,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为医院的医疗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王登峰:自投身医学检验工作以来,已历经十二个春秋,这十二年间,他始终坚守着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并获得 2020 年度、2022 年度、2023 年度医院“先进工作者”以及2021 年百名优秀医生称号。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将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充电。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他深入系统地学习党史知识,坚定了政治信念,明确了政治方向,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民本意识。
在业务知识学习上,他更是刻苦钻研。为了更好地开展两癌筛查工作,2014 年,他前往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国家宫颈癌筛查项目宫颈癌脱落细胞学检查培训。此后,他一直专注于该项目的阅片和质控工作,为广大女性的健康保驾护航。
2018 年,为了规范临床输血工作,他前往广州市血液中心临床输血研究所学习临床输血技术。学成归来后,他积极指导科室的输血及输血相关检测工作,参与并负责输血质量管理,为提升科室的技能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杨汝堪:自2019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为患者的健康默默付出。

工作中,他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用温暖的笑容和关怀的话语,为患者驱散心中的阴霾。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不仅关注病情,更关心患者的心理和生活状况。
有一次,一位3月龄的患儿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在PICU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家属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绝望之中。他耐心地倾听着家属的哭诉,每天细心讲解患儿病情,而且都会抽出时间与患儿家属交流与沟通,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在他的关爱下,患者家属逐渐树立起信心,患儿病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顺利出院。他用他的行动诠释了医者的大爱,让每一位患者都感受到了医学的温暖和人性的光辉。
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困难,他从未有过丝毫抱怨和退缩。他坚信,只要坚守岗位,用心付出,就一定能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健康。他的爱岗敬业精神不仅感染了身边的同事,也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和信任。
刘开明:不是亲人胜亲人,对待患者和蔼可亲,耐心的问诊和检查,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穷、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对待每一位病人,他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
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医患关系、同事关系十分和谐。
钟兆琴:坚守妇产科一线临床工作39年,2020年10月退休,因怀揣对妇产工作的无限热爱,退休后仍受聘于原单位,秉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人、甘于奉献”的工作初心,继续在岗位上为毕节市及周边地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她,满腔热忱,无论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随叫随到。
2022年10月13日22时,一例待产孕妇突然羊水破裂,随即听诊胎心异常,阴道检查见宫口开2cm,脐带脱出于阴道内,钟兆琴主任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产房,沉着冷静有序地指导抢救,助产人员将产妇采取头低足高位,托举胎头、堵住脐带,紧急送往急诊手术间。从发现脐带脱垂到胎儿娩出,仅耗时10分钟,伴随着新生儿响亮的啼哭声,钟主任悬着的心落下了。
2024年7月28时20:00,做了一整天手术的钟主任接到产房电话——双胎产妇正在分娩,现已成功娩出一臀位活男婴,另一横位胎儿未娩出,胎心听不清,床旁B超示胎心微弱,钟主任顾不得疲惫,立即洗手上台,熟练笃定地行横位内倒转术,终于,在钟主任的帮助下,产妇成功分娩一活女婴。
她,心系患者,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疫情期间,钟主任也没有逃过病毒的折磨,但她仍拖着病痛的身躯,带领产科年轻的医护人员,每天穿梭在病房与无影灯下,她说:疫情当前,我不能倒下,还有那么多孕产妇等着我呢!
不久前,有一名前置胎盘患者住院待产,钟主任始终心系患者安危,多次床旁查看患者,见患者突发阴道大量流血,立即启动快速反应团队,紧急备血、急诊送入手求室,成功抢救了产妇和新生儿生命。
她,耐心倾听,充分尊重患者意愿及需求。
产科工作忙碌、多变,在工作中,遇到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时,钟主任会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心声,不厌其烦地向其做好解释工作。39年的临床一线工作,钟主任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护航母婴”的神圣使命。产妇感谢的话语、真挚的眼神、暖心的微笑、鲜红的锦旗,是对钟主任工作的最好肯定及见证。
钟兆琴主任,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医师,更是无数新生命的守护者,她的每个故事都充满了无私与担当。她用无私的奉献和专业的技能,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为新生命的诞生保驾护航!
(来源:毕节市妇幼保健院 周普)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