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潘耀振教授团队再创佳绩,胰腺癌转化治疗获得成功!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8-14 浏览次数:

近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潘耀振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胰腺癌患者,实施“联合腹腔干切除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改良Appleby术),该患者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现已顺利出院。

今年2月,61岁黄某(化名)因上腹部胀痛,伴腰背部放射痛,食欲下降,就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门诊。经检查考虑为胰腺癌,影像学结果显示病变部位位于胰颈部,肿瘤浸润侵犯范围较广,侵犯腹腔干、肝总动脉等腹部重要大血管,且在腹腔内广泛转移,属于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干预。

当得知诊断后家属像收到“判决书”一样几近崩溃。“虽然暂时不能手术,但不是没有办法治疗。”听到潘耀振教授这么说,患者和家属心中燃起了希望。潘耀振教授团队没有放弃,经过MDT多学科多轮反复讨论评估,决定采取“转化治疗”的方法。“转化治疗”是目前国内外胰腺癌治疗的趋势,通过化疗,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后,让病人重新获得手术切除机会,继而争取长期生存。

在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潘耀振教授团队采用AG方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滨)化疗同时联合免疫治疗,化疗期间患者的腹痛消失,食欲良好,体重维持不变。经过五个周期的转化治疗,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化疗的效果很好,肿瘤缩小,多项肿瘤标志物也恢复正常,血管周围软组织有退缩,但仍然包绕腹腔干,无新发转移灶,手术时机来临。潘耀振教授再次联系MDT团队认真讨论患者病情,反复研究患者影像资料,结合患者肿瘤浸润情况,精细设计手术方案。

最终在手术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潘耀振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联合腹腔干切除顺行模块化胰体尾、脾切除术”,即改良版的Appleby手术方式。为了更彻底的切除肿瘤和淋巴结清扫,术中需行胰体尾+脾切除同时切除腹腔干,无论是手术难度还有风险都很高。基于术前对手术难点的充分评估和制定了详细的手术对策,潘耀振教授团队凭借着丰富的手术经验,默契配合,历经4个多小时的精细操作,术中出血少,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术后在肝胆外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运用加速康复(ERAS)方案,患者恢复好,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8天顺利康复出院。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又因其位置隐蔽,常不能被及时发现,大多患者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机会。近年来,转化治疗发展迅速,使得原本不能手术的胰腺癌患者能够获得手术机会,大大延长了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来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