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丨沿河人医成功开展首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

来源: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4-08-14 浏览次数:

近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完成首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该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内镜微创技术迈上一个新台阶。

81岁的周奶奶,因右上腹疼痛半月,在沿河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治疗,入院后,经查肝功能等,发现总胆红素达127.5umol/L以上,淀粉酶1511IU/L,完善腹部CT、磁共振检查,诊断为“1.胆总管结石并胆道梗阻;2.胆源性胰腺炎”。普通外科主任孙勇迅速采取行动,邀请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赵礼金教授,以及消化内科、麻醉科、介入导管室等多学科会诊,对周奶奶的病情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决定为其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经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手术当天,由赵礼金教授主刀,在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医护协助下,为患者实施“ERCP+十二指肠乳头扩张术+取石网篮+取石球囊取石术+胆道支架置入术”。整个手术过程不到1个小时,创伤极小,无出血。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次日复查肝功能胆红素显著下降。饮食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黄染消退,目前患者正在住院行术后康复治疗。

“在这以前,胆总管结石并胆道梗阻的患者,只能通过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但传统外科手术难度和风险比较大,术后T管需留置时间较长,对患者的创伤大,此次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为全县人民带来了福音。”普通外科主任孙勇说。


什么是ERCP?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它通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能精准找到十二指肠乳头。随后通过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并注入造影剂,借助X线摄片,能够清晰显示胰胆管的结构和病变情况。由于ERCP具有无需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等优势,能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深受青睐。在过去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实践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手段。

ERCP的适应症

1.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

2.临床、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支持胰腺或胆道疾患(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

3.胰腺疾病,如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

4.原因不明的胰腺炎。

5.Oddi括约肌测压。

6.胰管或胆管的组织活检。

(来源: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